夜分绫被春寒重,晓际花砖日影无。
通籍未尝关请谒,上书何必乞江湖。
圣朝无阙堪焚草,清署何妨独据梧。
骑马人谁题尺牍,闭门吾欲著潜夫。
【注解】
即事:作诗。
夜分绫被春寒重,晓际花砖日影无——夜晚时分,绫被的温暖让人感到春寒依旧;清晨时,在花砖铺就的地面上,阳光的影子已经消失不见。
通籍未尝关请谒,上书何必乞江湖——即使官至高官,也从未为求取过官职而奔走相告;即使有志于仕途,也不必像一些求官之人那样四处奔波、到处投书。
圣朝无阙堪焚草,清署何妨独据梧——朝廷没有过失可以焚烧奏章,我也可以独善其身,不依附权贵。
骑马人谁题尺牍,闭门吾欲著潜夫——没有人骑马来给我写信,我也不愿去拜访他人,而是想要隐居。
【赏析】
这是一首咏怀诗,诗人在官位低微的情况下依然坚持自己的操守,不向权势屈服。全诗表现了他洁身自好的高尚情操。
诗的首联“夜分绫被春寒重,晓际花砖日影无”,描写了一幅冬夜寒冷和晨光明媚的画面。“夜分”点明时间,“绫被”写出了冬夜的冷意,“春寒重”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晓际”表明是清晨时分,“花砖”则写出了地面铺着的花瓣,映衬出春天的气息。
第二联“通籍未尝关请谒,上书何必乞江湖”,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淡薄。诗人表示自己虽然官至高官,但从未为了追求官职而奔走相告。这里的“通籍”指入仕为官,“关请谒”则是迎合上司,“乞江湖”则是指四处奔波以求得功名。诗人用反问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于官场生活的看法,即既然已经入仕为官,那么就应该安于本职,而不是四处奔波。
第三联“圣朝无阙堪焚草,清署何妨独据梧”,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朝廷的看法。他认为朝廷并没有什么过错值得他焚烧奏章来指责,因此可以安心地隐居。这里的“圣朝”指的是朝廷,“阙”指的是过失之处,“焚草”则是焚烧奏章。诗人用“堪焚草”来表达自己对于朝廷的不满,但同时也表明了自己愿意隐居的决心。
最后一句“骑马人谁题尺牍,闭门吾欲著潜夫”则是诗人的内心独白。他认为没有人愿意来骑马给他送书信,因此他选择关闭门窗,过着隐居的生活。这里的“潜夫”指的是隐居的人,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自己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社会生活,表达了自己对于官场生活的不满和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人也通过诗歌的语言和形式,展现了自己的文学才华和艺术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