岱山望不极,望望雨中灭。
云送近山来,风吹微雨歇。
前村树若荠,远溆洲如月。
林花红欲然,涧草香逾烈。
蝶翻闲过幔,鸟鸣偏近辙。
旁瞩万象妍,遐视千里豁。
何异乐游原,矧乃清和节。
不惮冲泥行,泠然清兴发。
寄辞宦游人,随地可怡悦。
【注释】
岱山:泰山。望不极:望不尽。雨中灭:雨点在云中消失得无影无踪。近山来:从山上送来微风。风吹微雨歇:微风将雨点吹散,雨停了。前村:前面的村庄。树若荠:树像小荠菜一样绿。渺:形容远。溆(xù)洲:水中的洲渚。林花红欲然:树林里的红花好像快要燃烧的样子。涧(jiàn)草香逾烈:涧中的野草散发着浓烈的香气。漫:轻慢。闲过:悠闲地走过。幔:帘子。偏:特别。旁瞩:侧视。万象妍:万物都呈现出美的样子。遐视:远看。豁:开阔。清和节:清明、和顺的节气。冲泥行:顶着泥水行走。泠然:凉爽的样子。寄辞:托付言辞。宦游人:在外为官的人。怡悦:高兴。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泰山之游,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全诗用词简练,意境优美,形象生动。
首联“岱山望不极,望望雨中灭。”描绘了泰山的高峻与壮观,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泰山的敬仰之情。
颔联“云送近山来,风吹微雨歇。”进一步描绘了泰山的美丽景色。云雾缭绕的山峰仿佛在向人们招手,而微风带来的雨丝也似乎已经停歇。
颈联“前村树若荠,远溆洲如月。”则进一步描绘了泰山脚下的美丽景色。前村的树木如同小荠菜一般绿意盎然,而遥远的洲渚则如同明亮的月亮一样美丽。
尾联“旁瞩万象妍,遐视千里豁。”则进一步描绘了泰山的壮阔景色。侧视四周,万物都呈现出美的样子;远眺远方,景色开阔无比。这两句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也表达了他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整首诗通过对泰山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同时,诗中的意象丰富多样,语言优美流畅,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