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龙战没冯夷府,败甲纷飞世难数。
平湖两岸松竹阴,等闲幻作玕琪圃。
丞相祠前孤月明,熙宁桥下寒潮声。
此时城东老逋客,小棹夷犹月上行。
一篷春信梅花发,诗兴凌凌清彻骨。

【注释】

1.玉龙战没冯夷:指《后赤壁赋》中描写江上雪的一段文字。

2.等闲幻作玕琪圃:等闲,轻易地;幻作,变成;玕琪,美玉名。

3.孤月明:指苏轼《前赤壁赋》中的“月明星稀”句。熙宁桥下寒潮声:指苏轼《前赤壁赋》中的“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句。

4.城东老逋客:指诗人自己。

5.小棹:轻船、小船。夷犹:迟疑,游移不决的样子。春信:春意、春天的信息。

6.诗兴凌凌清彻骨:指诗情高远,感情清新,能直达人心,令人心醉。

【赏析】

这首诗写于元丰二年(西元一〇七九年)。时年作者已四十九岁,是年二月,他任杭州通判,在杭州西湖边筑堤防湖,并题写《六桥游记》。这首诗即描绘了西湖的美景和自己的赏景心情。

首联写大雁塔北峰下的白龙江在与西陵的瀑布相遇后,便向东奔腾而去,最后汇入大海。白龙江的水花飞溅如玉龙一般,而冯夷的府第也随着水流而湮灭。接着写江面之上,战马倒伏,盔甲纷飞,世态炎凉,难以计数。这是一幅气势雄浑的画面。

颔联写白龙江两岸,松树竹林郁郁葱葱,景色宜人。而那平湖却像一块巨大的玉石,把两岸的松竹都映衬得如同美玉一样洁白。这一联写景生动传神,色彩鲜明,富有层次感。

颈联写大雁塔南面的丞相祠前,一轮皎洁的月亮照耀着孤寂的夜空,而大雁塔下却传来了阵阵凄厉的涛声。这是一幅宁静而又略带凄凉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沧桑的感受。

最后一联写自己在城东的一家小船上赏月观景,心情愉悦而悠闲。船行江上,月光洒在江面上,仿佛给水面镀上了一层银光。此时,诗人不禁想起了自己在杭州做官时的往事,那时的自己虽然身处官场,但却能像一位逍遥自在的隐士一样生活。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往昔岁月的回忆和怀念之情。

整首诗通过描绘西湖的美景和自己的赏景心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同时,诗中运用了许多优美的比喻和象征手法,使得整首诗富有诗意和艺术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