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枕醒来镇不眠,起看星象听鸣泉。
寸心敛处能容物,始识天君本泰然。
【注释】
- 病枕:病卧。镇:止,使……不动。不眠:失眠。
- 寸心:指内心。敛处:收敛之处。
- 天君:指人的精神、心灵。泰然:安然自若。
【赏析】
这是一首抒情短诗,写诗人夜深不寐时,在室内静坐沉思,从自己内心的变化中领悟了精神的宁静与超脱。全诗语言平实而意蕴深远。
首句“病枕醒来镇不眠”,是说因患病而卧床不起的诗人,夜里不能入睡,辗转反侧,难以成眠。然而就在这种不眠之夜,他突然感到内心的平静和宁静,于是起身走到窗前,观看天上的星星,聆听山间泉水的声音。这里用一“起”字将诗人由床上到室外的动作描写得非常生动传神。“星象”即天上的星辰和景象;“鸣泉”,指山间的溪水潺潺流响。这两句通过诗人的行动和听觉来展现他的心境变化,为下文的领悟作了很好的铺垫。
第二句“寸心敛处能容物”,是说诗人在内心逐渐平静下来之时,开始能够容纳和接受许多事物。这里的“敛处”,是指收敛心神,也就是平息杂念。“能容物”,即心胸开阔,能够容纳许多事情或情感。这一句表现了诗人由内而外的心境转变,由失眠引起的焦虑不安逐渐转化为对外界事物的包容和接受。
第三句“始识天君本泰然”,是对前面两句的深化和升华。诗人终于认识到,原来自己的精神世界原本是宁静和坦然的,并不是如人们所想象的那样复杂多变。这里的“天君”,指的是人的精神状态、心灵状态。而“泰然”,意为安详自在、不受外物干扰。诗人通过这次深夜的思考,悟出了自己心灵的真正本质,从而获得了一种精神上的自由和解脱。
整首诗以夜晚为背景,通过诗人的内心变化和行动描写,展现了一个从失眠到平静、从焦虑不安到从容接纳的心路历程。诗句简洁明快,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启迪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