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辽阳已降霜,簪头落地野榛香。
三年不到燕山下,又喜频将玉颗尝。

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逐句解释、翻译和注释,以及最后的赏析:

  1. 诗句释义
  • 七月辽阳已降霜:指诗人所在之地在七月份时已经降下了初霜。
  • 簪头落地野榛香:意指诗人因久未归家,其头上所戴的簪子掉落在野草间,野草散发出的香气。
  1. 译文
  • 七月,辽阳(今属辽宁省)已是银装素裹,地上铺满了初雪。
  • 然而,自从三年前离开燕山(即北京附近地区,燕山是其家乡的象征),我就未曾再踏足此地。
  • 如今,谢屠公送的新榛(一种树名,榛为树名,新指新鲜)让我欣喜若狂。
  1. 注释
  • 辽阳(今属辽宁省):古代地名,位于今天的辽宁省西部。
  • 燕山(今称北岳恒山):中国五岳之一,位于河北省北部,是吴宽的故乡。
  1. 赏析
  • 吴宽的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作者对故乡的深切思念。通过对比冬日的辽阳与燕山的景致变化,表达了自己因长时间未能返回而感到的孤寂与失落。同时,诗中也透露出对未来重逢的喜悦与期待。
  • 吴宽的诗歌常常表现出他对自然景观的敏感以及对故乡深厚的情感。此诗中的“玉颗”可能指的是新摘的榛果,象征着丰收与喜悦,反映出诗人在远离家乡时仍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 整首诗歌情感真挚,语言朴实,通过对季节变换的描写,巧妙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