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于一见即成别,不欲缁尘上素衣。
霜信似催鸿雁去,月明如送鹡鸰归。
官河冰合来时路,江渚烟迷旧钓矶。
又恐移文先有在,不容重采北山薇。
送别诗
友人见面一别即成永别,我不想让尘埃污染了洁白的衣襟。
大雁在霜信中似在催促,鹡鸰鸟月明中如在送行。
官河冰封时来时去的路,江渚烟雾迷蒙旧时的钓矶。
又担心有书信先到,不让我在北山采摘薇菜。
注释:
友于:朋友之间;一见:见面;缁尘:黑色衣服上的尘土,指尘世;素衣:白色的衣服,指出家为僧或尼姑;
霜信:大雁南飞的踪迹,代指季节;鸿雁:大雁。杜甫《秋兴》诗:“鸿雁来时秋正深,葵蒿长满陇西岑。”
鹡鸰(jīlíng):鸟名,形小而色暗黑,鸣声哀切,古人以为兄弟之象;
官河:泛指河流;来时路:指归途;江渚:指江边沙洲、水滨小岛等地方;烟迷:雾气弥漫;
移文:《诗经·邶风·柏舟》:“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朱熹《诗集传》:“言我心非石与席,则不能转徙不前。”后以“移文”谓移徙他乡,或托故离去。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杜甫送好友充道哥哥南归的一首诗。此诗首联点题,颔联写离别情景,颈联写旅途景色,尾联写朋友之情,抒发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首联“友于一见即成别,不欲缁尘上素衣”,表达了与朋友相见却不得不分开的伤感之情。这里所说的“友于”指的是朋友之间的情谊深厚。当朋友见面时,彼此的感情就更加深厚了,然而由于各种原因不得不分别,这种情感就更加强烈了。这里的“缁尘”指的是世俗的纷扰和烦恼,而“素衣”则是指纯洁无暇的衣服。诗人想要保持纯洁无暇的心态,不被世俗的纷扰所染污,但是却无法抵挡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变迁,最终只能穿上世俗的衣服,踏上人生的旅程。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朋友离别的不舍之情。
颔联“霜信似催鸿雁去,月明如送鹡鸰归”,描写了大雁南飞和鹡鸰鸟归巢的情景,以此寄托了对朋友的思念之情。这里的“霜信”指的是大雁南飞留下的踪迹,象征着季节的变迁和时间的流逝。诗人看到大雁南飞,就联想到了自己的离愁别绪,同时也希望大雁能够带来自己对朋友的思念之情。而“月明如送”“鹡鸰归巢”则形象地描绘了鹡鸰鸟归巢的情景,鸟儿们在月光下欢快地歌唱着,仿佛在向人们告别。诗人用这两个意象来表达自己对朋友的深情厚意和对友情的珍视。
颈联“官河冰合来时路,江渚烟迷旧钓矶”,描写了旅途中的景象,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感慨。这里的“官河”指的是官道或者官道旁的河流,而“江渚”则是指江边的沙洲或者水滨小岛等地。当河水结冰时,官道上的路途变得平坦而宽广,但是这也意味着自己的旅途即将结束。诗人站在江边,看着烟雾缭绕的江渚,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感慨和怀念。这两句诗通过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离别的不舍和对未来的期待。
尾联“又恐移文先有在,不容重采北山薇”,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关心和担忧。这里的“移文”指的是信件或者消息,“先有在”则是指已经到达目的地或者已经有了回信。诗人担心朋友已经收到了自己的消息或者信件,因此不能再采摘北山中的薇菜了。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牵挂之情,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朋友的关怀。
整首诗通过对友人离别的情景进行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友谊的珍视和对友情的怀念之情。同时,诗人还通过景物的描绘和意象的选择,展现了自己的内心情感和思想境界。这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深远,给人以强烈的艺术震撼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