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客遣弟子,持示双马图。
丹青固妙笔,所拟皆龙驹。
一龙嘶青云,一龙困盐车。
逸气含变态,病骨森清癯。
既遭伯乐顾,绝足乃得纾。
未遇善自保,饱秣青山刍。
诗句释义
1 有客遣弟子,持示双马图:这里描述了一个情景,有位客人派遣他的徒弟拿着一幅描绘双马的画。
- 丹青固妙笔,所拟皆龙驹:丹青(绘画)是精湛的技术,所描绘的马都如同龙驹一般。龙驹通常指代骏马,此处形容马非常出色和健壮。
- 一龙嘶青云,一龙困盐车:第一句中“一龙”可能指的是一匹骏马,它在高飞时嘶叫;第二句“一龙”则可能指的是另一匹马,它被困在盐车上,无法自由行动。这两句描绘了两种不同的情境和命运。
- 逸气含变态,病骨森清癯:这些马展现出非凡的气质和不同寻常的形态,即使生病也依然显得消瘦。
- 既遭伯乐顾,绝足乃得纾:尽管这些马曾经受到像伯乐(传说中的相马专家)这样的良师指导,但它们最终因失去腿而得到释放。这里的“纾”意味着解脱或恢复自由。
- 未遇善自保,饱秣青山刍:如果没有遇到善于保护它们的好人,这些马只能饱食在青山上。
译文
有位客人派遣了他的学徒,手持着一幅描绘双马的图画。
这幅画用丹青(绘画技巧)勾勒出了两匹骏马,都栩栩如生。
其中一匹马正在云中嘶鸣,另一匹则被沉重的盐车压住无法动弹。
这些马展现了超凡脱俗的气质和不拘一格的形态,即使在疾病缠身的情况下,依然显得憔悴。
它们曾经得到过像伯乐这样的良师的指点,但由于失去了四肢,最终还是获得了自由。
如果不是因为得到了好的庇护,这些马就只能吃些青草,在山中度过余生了。
赏析
此诗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两幅不同命运的马图,通过对比展示了动物的不同境遇以及它们的命运如何由人掌控。首两联通过描绘画作中的龙驹来突出马的英俊和力量,而后几联则转向对马本身状态的描述,通过展现马的病弱与失势来反映其命运多舛。最后,通过伯乐的出现及其对两匹马命运的影响,诗人表达了人对动物命运的影响力,同时也暗喻了人对命运的掌握程度。整首诗通过对动物命运的描写和比喻,反映了作者对自然法则和人类行为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