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窗倦局促,兹晨脱樊笼。
远随伐木伴,旸谷舒孤踪。
奇峰发高兴,迤逦缘霜丛。
沃咽有山果,爽袂来天风。
是时雨初霁,心赏超鸿蒙。

这首诗是一首山水诗,诗人通过自己的所见所感描绘了东坑稍箕窠最高峰的自然风光。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登东坑稍箕窠最高峰:登上东坑稍箕窠最高峰。
寒窗倦局促,兹晨脱樊笼。
远随伐木伴,旸谷舒孤踪。
奇峰发高兴,迤逦缘霜丛。
沃咽有山果,爽袂来天风。
是时雨初霁,心赏超鸿蒙。

译文:
登上东坑稍箕窠最高峰。
寒冷的窗户让我感到疲倦,今天早晨我摆脱了拘束。
远远地跟随伐木的人,在朝阳下伸展孤独的身影。
山峰发出欢快的声音,顺着霜雪覆盖的丛林延伸。
品尝着山果,凉爽的风吹拂过来。
这时雨水刚刚停歇,心情愉悦超越了宇宙的浩渺。

赏析:
首联“登东坑稍箕窠最高峰”直接点题,简洁明了地表达了诗人攀登高峰的行为和目的,即欣赏大自然的美景。

颔联“寒窗倦局促,兹晨脱樊笼。”描绘了诗人在冬日寒冷的窗前感到疲倦,而清晨则摆脱了束缚,迎接新的一天。这两句通过对比,展现了诗人从困顿到振奋的情感变化。

颈联“远随伐木伴,旸谷舒孤踪。”描绘了诗人在山林间行走,与伐木人相伴,感受着孤独而自由的心情。这里的“旸谷”指的是太阳照耀的地方,象征着光明和希望。

接下来的几联进一步描绘了登山过程中的景观以及诗人的感受。“奇峰发高兴”,“逶迤缘霜丛”,这些描绘展现了山峰的奇特形态和沿途的景色变化。“沃咽有山果,爽袂来天风”则形象地描绘了山果的甜美和清新的山风给诗人带来的愉悦。

尾联“是时雨初霁,心赏超鸿蒙。”则是诗人在雨后初晴的时刻,以更加开阔的视角来欣赏眼前的景色,心境也随之超越了浩瀚的宇宙。这里的“是时”指的是此刻,“心赏”指的是内心的欣赏,“超鸿蒙”则表达了诗人超越世俗的境界。

整首诗通过对登高峰过程中所见所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自由的向往。同时,诗中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比喻和意象,使得整首诗既有画面感又有情感深度,是一首富有诗意的山水诗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