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逢鱼水自南阳,将相才兼管乐长。
祠树能回万牛首,臣家本有百株桑。
卧龙地近乡山古,筹笔人遥驿路荒。
庙貌嵯峨一瞻拜,到门沔水鉴清光。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张岱在沔阳谒诸葛武侯祠时所作。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遭逢鱼水自南阳,将相才兼管乐长。
遭遇良缘如同鱼水相得,将相之才与管仲、乐毅相比。
南阳指的是诸葛亮出生的地方,这里的“鱼水”喻指刘备与诸葛亮之间的君臣关系。诸葛亮被后人称为“卧龙”,在这里也暗示了他对国家的重要贡献。
祠树能回万牛首,臣家本有百株桑。
祠堂里的树木能够吸引万头牛前来饮水,我家原本就有百株桑树。
这里用牛来比喻人们对诸葛亮的敬仰之情,因为牛是古代劳动人民的重要财产,象征着丰收和富饶。而“百株桑”则表达了家族世代相传的产业和对诸葛亮的纪念。
卧龙地近乡山古,筹笔人遥驿路荒。
诸葛亮曾经隐居在卧龙岗,那里靠近家乡的山峦古老而宁静。而筹笔的人则远在驿站的路上,道路荒芜。
这两句诗通过对诸葛亮隐居之地和筹谋天下的人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诸葛亮的敬仰之情以及对历史的感慨。
庙貌嵯峨一瞻拜,到门沔水鉴清光。
庙宇庄严威武,站在门前可以清晰地看到汉江的水。
这两句诗描绘了诸葛武侯祠的壮丽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诸葛亮的崇敬之情。同时,通过观察汉江的水,也展现了沔阳的自然风光。
这首诗通过对诸葛亮的描绘和对其事迹的回忆,表达了作者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以及对自然风光的喜爱。同时,通过对诸葛亮的赞颂,也传递了对国家和民族的贡献以及忠诚和智慧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