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鞭上灞桥,回眺秦封域。
五纬非昔辉,八川犹湜湜。
林表隐终南,高秀仙都匹。
绵延带埤堄,平掌对门阈。
遥想虎踞年,雄视小八极。
缇绣大照耀,土木天偪仄。
五陵竞豪奢,九衢恣崇饰。
香车斗风游,华屋鸣钟食。
王气盛蓟门,鹑野遂寡色。
当年西笑人,回望燕台日。
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咏怀古迹五首》。
第一句“横鞭上灞桥,回眺秦封域”,描述了诗人站在灞桥之上,回望秦朝的领土。灞桥是古代长安通往东都(洛阳)的必经之地,位于长安城东南二十公里处。《咏怀古迹》中的“秦封域”,是指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划定的疆土。这里的“横鞭”指的是车驾,因为当时皇帝出行时有仪仗队随行,所以称为“横鞭”。
第二句“五纬非昔辉,八川犹湜湜”,表达了诗人对过去辉煌历史的感慨。五纬指的是古代天文学中的五个星宿,而“涅湜”形容水流清澈见底的样子。这句诗意味着虽然过去的辉煌不再,但河流依然清澈,象征着历史的长河永不停歇。
第三句“林表隐终南,高秀仙都匹”,描绘了终南山的景色。终南山是中国五岳之一,以其秀丽的风景和道教文化而闻名。这里的“匹”指的是比拟,诗人用来形容终南山的高峻如同神仙居住的地方一样。
第四句“绵延带埤堄,平掌对门阈”,描述了长安城的布局。长安城地势平坦,四周有护城河环绕,城墙连绵不绝。这里的“陂堄”指的是护城河,“平掌”指的是城墙平坦如掌,与“门阈”相对应,意味着城门两侧的台阶。
第五句“遥想虎踞年,雄视小八极”,回忆了过去的辉煌岁月。虎踞是指古代长安城的地理特点,形如卧虎而得名。这句诗意味着诗人回想起当年长安城的繁荣景象,其影响力甚至能够俯瞰整个北方地区。
第六句“缇绣大照耀,土木天偪仄”,描述了长安城的繁华景象。缇绣指的是精美的刺绣,这里指皇宫中的华丽装饰。土木天则形容了建筑的雄伟壮观。这句诗意味着长安城的奢华和壮丽让人眼花缭乱。
第七句“五陵竞豪奢,九衢恣崇饰”,描绘了唐朝皇陵的奢侈程度。五陵指的是唐高祖李渊的陵墓,九衢指的是京城街道。这句诗意味着这些皇陵的建筑豪华无比,道路两旁的商铺也争相装饰,展现出唐朝的繁荣昌盛。
第八句“香车斗风游,华屋鸣钟食”,描述了贵族们的奢华生活。香车指的是华丽的马车,鸣钟则指钟声响起。这里的“华屋”指的是贵族的住宅,而“鸣钟食”则意味着宴会上的欢声笑语。这句诗意味着贵族们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享受着美食和歌舞。
第九句“王气盛蓟门,鹑野遂寡色”,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未来的看法。王气指的是国家的政治气象,蓟门则是当时的边防要地。这句诗意味着国家的强盛使得边疆地区变得荒凉,失去了往日的光彩。
第十句“当年西笑人,回望燕台日”,回忆了过去的自己。西笑人指的是诗人自己,而燕子台则是指唐代的一处景点。这句诗意味着诗人回首过去,曾经有人嘲笑他的才华,如今他已不再被看好。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晚年的作品,通过对长安城的描写和历史事件的回顾,表达了他对国家兴衰和个人命运的感慨。诗中通过对比过去和现在的繁华与凋零,展现了历史的沧桑巨变。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忧虑和对个人命运的关注。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杜甫诗歌中的佳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