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树簇浓阴,草亭结幽境。
山隙补遥天,林杪露帆影。
渡头落日闲,溪流一何迥。
云际忽钟声,野寺傍孤岭。
地僻往还稀,市远鸡犬静。
茅屋三两间,翛然篱落整。
中有太古人,独与尘市屏。
名利两不知,心共白云冷。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理解和把握。在理解或默写名句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本诗每句都是一个景,都蕴含着作者的感情。全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现了诗人超然物外、寄情山水的人生态度。
【答案】
译文:
绿树丛中浓密的阴凉,草亭结在幽静的山林。
山峰间补缀着遥远的天空,林梢上显露出远行船只的影子。
渡头有落日悠闲自得地徘徊,溪流显得那么遥远。
云际上忽然传来阵阵钟声,野寺傍靠着孤独的山岭。
偏僻的地方来往的人很少,市集很远鸡鸣狗叫也安静。
茅屋里两三间简陋的房子,篱笆整齐清爽。
其中有古贤人,独自远离尘世与市井。
心同白云一样清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