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流迅若驰,船泊转疑退。
夕阳挂篷角,水光摇橹背。
江面暗潮生,京口群山对。
东风扶云行,天半倏如晦。
骤雨须臾来,跳珠入船碎。
兴阻击楫歌,倦欲欹枕寐。
晴云一线明,仿佛得秋意。
清声振芦苇,微凉逗衣袂。
虫响正未歇,蚊阵时复肆。
月影入船窗,窥人人未睡。

【注释】

波流迅:江水流动迅速。

转疑退:船行时,水波荡漾,好像要后退一样。

京口:今江苏南京一带。

东风:春风。

倏如晦:突然天黑了。

跳珠:雨点打在水面上,像珍珠跳跃一样。

兴阻击楫歌:兴致勃勃地拍击着船桨唱歌。

欹枕寐(wèi):斜靠枕头睡觉。

晴云一线明:晴朗的天色中,只有一条细线般的云彩还明亮。

清声振芦苇:风从芦苇丛中穿过,发出清脆的声音。

微凉逗衣袂(mèi):凉爽的气息轻轻拂动衣服。

虫响正未歇:虫鸣声还没停歇。

蚊阵:蚊子聚集成群。

月影入船窗:月亮的影子映照在船上的窗户上。

窥人:偷看人。

欲:将要。

【赏析】

这首七绝写江上阻风遇雨之景及作者的感受。诗的前四句描写江上风雨变幻的情景;中间四句描绘晚见月光时的景色;最后四句写夜雨将至时,诗人的心情。全诗以“阻风”为线索,把风、雨、月等自然景象和作者的观感、心境融为一体,构思精巧,形象生动,富有诗意。

此诗起首一句就写出江上风雨的变幻无常,波流迅疾有如飞驰的马儿,船泊却似要后退一般,给人以惊心动魄之感。而夕阳挂在船篷角上,水光摇橹背的景色,又使人觉得平静恬适。然而好景不常,江面暗潮生,京口群山对,天半倏如晦。这两句一前一后,一明一暗,形成强烈的对比,更增加了诗情的动荡。接着是骤雨来临,雨打船篷、水溅船背的情景,使诗人不得不起身挥楫,以助于舟行。这时,诗人已有些疲惫,但想到即将到来的夜晚,又不由得想睡,于是诗人便侧身倚枕,准备小憩一会。

诗的中间四句写江上阻风遇雨后的夜景。晴空万里,只有一条细线般的云彩还亮晶晶地照耀着大地,诗人由此联想到秋天的到来,于是情不自禁地唱起了歌来。而此时,清风徐来,芦苇丛中传来阵阵清越之声,给诗人带来了一种清凉之感。正当诗人沉浸在这种美妙的境界之中,忽然间乌云密布,暴雨倾盆而下。在这狂风暴雨之中,蚊虫成群结队地向人袭来,令人难以忍受,真是让人心烦意乱。最后两句写诗人在月下观景。月影映照着船窗,而人却没有睡着,反而更加清醒。这里既写出了诗人内心的激动与不安,也写出了他那种百无聊赖而又无可奈何的心情。

可以看出,诗人以独特的艺术手法成功地塑造了一幅江上阻风遇雨的动人图画。这首诗不仅表现了诗人在恶劣环境中顽强不屈的精神,而且反映了当时人民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