滞云笼古寺,宿雨涨山泉。
策杖探经藏,怀诗酬隐贤。
炎威禅榻外,游兴碧峰巅。
细认岩前路,重来又一年。
诗句解读
1 “滞云笼古寺”:此句描绘了重游南岳时,天空中的云雾缭绕,如同将古寺笼罩其中。这里的“滞云”形容云雾停留不散,“笼”则暗示了云雾对古寺的包围和保护。
- “宿雨涨山泉”:描述的是重游期间,由于连日降雨,山间泉水因为雨水的积累而上涨的情景。这句通过描绘自然的景象,传达出诗人对于自然的亲近和感受。
- “策杖探经藏”:表明诗人手持拐杖,在古寺中探寻经文和古籍。这里的动作“探”表示深入探索或寻找,而“经藏”则指的是存放有佛教经典的地方,反映了诗人对于文化和知识的尊重和探索。
- “怀诗酬隐贤”:说明诗人携带着自己创作的诗歌,以此作为回应或报答那些隐居贤人的方式。这里的“酬”是指回应、回报,“隐贤”则特指隐居的贤能之人。
- “炎威禅榻外”:描绘了禅房之外,炎热的阳光照射下的景色,可能暗示了诗人对于炎热天气的感受。
- “游兴碧峰巅”:表示诗人对于登山的兴致,特别是到达山顶后的兴奋之情。“游兴”表达了旅行的兴趣和动力。
- “细认岩前路”:表现诗人在攀登过程中,细心辨认山路,谨慎前行的态度。
- “重来又一年”:意味着诗人已经不止一次地来到这个曾经游览过的地方,这里的“又一年”表达了时光的流逝和重复的经历。
译文
重访南岳,
云雾萦绕古寺,
雨后山泉涨满。
杖行经藏处,
持诗答隐居贤。
炎阳照禅房外,
登峰望美景。
山路曲折,
岁月更迭,
再游已是新岁。
赏析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重游南岳时的所见所感。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观察,如云、雨、山泉等,以及人文景观的描述,展现了他对这次旅行经历的深刻印象。同时,诗人也通过表达与隐士的互动,展示了他对于知识和文化的尊重及追求。整首诗既展现了诗人的个人情感与哲思,也表达了对自然和人文环境的热爱与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