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思吴越中,民妇实可怜。
每到春夏交,育吞胜力田。
采桑不辞劳,陌上破晓天。
江北蚕独少,求茧尚艰难。
我取越蚕子,育之楼榭间。
北郊多柔桑,买此不费钱。
越中旧仆妇,养蚕已多年。
率彼怀其种,如蚁生蠉蠉。
每日亲视之,桑叶何攒攒。
将成色明洁,分箔上簇山。
如雨食叶声,三起还三眠。
吐丝皆成缕,作茧皆成圆。
缫丝可为帛,剥茧可为绵。
我思淮南人,耕稼业已专。
何不教村妇,采桑满陌阡。
民风既可厚,民力亦少宽。
为语儿女辈,物力当知艰。
几树桑青青,千个茧团团。
贫女一月工,织成绮与纨。
绮纨在尔身,忍令污且穿。
所以莱公妾,讽谏咏诗篇。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静思吴越中,民妇实可怜。
  • 解释:“在宁静的思考中,我在吴越地区思考,看到这些妇女真的很可怜。”
  • “吴越”:泛指江南地区。
  • “静思”:深入思考。
  • “民妇”:普通女子。
  • “可怜”:觉得她们处境艰难而感到同情。
  1. 每到春夏交,育吞胜力田。
  • 解释:“每当到了春季和秋季相交的时刻,她们的劳动胜过农民耕作。”
  • “春夏交”:指春季和夏季的交接。
  • “育吞”:养育蚕。
  • “胜”:胜过、超过。
  • “力田”:辛勤耕种。
  1. 采桑不辞劳,陌上破晓天。
  • 解释:“不管辛苦与否,她们都愿意采集桑叶,甚至在清晨就出发去采摘。”
  • “采桑”:采集蚕丝用的桑叶。
  • “不辞劳”:不怕辛苦。
  • “陌上”:田间小路。
  • “破晓天”:天刚破晓时。
  1. 江北蚕独少,求茧尚艰难。
  • 解释:“在长江以北地区,由于气候条件限制,养蚕的数量较少,购买蚕茧也变得困难。”
  • “江北”:长江以北地区。
  • “蚕独少”:蚕的数量很少。
  • “求茧”:寻找蚕茧。
  • “艰难”:困难重重。
  1. 我取越蚕子,育之楼榭间。
  • 解释:“我从越国带来了蚕种,把它们放在了高楼的平台上进行养育。”
  • “越蚕子”:越国的蚕种。
  • “楼榭间”:高楼或亭台之间。
  • “育之”:养育它们。
  1. 北郊多柔桑,买此不费钱。
  • 解释:“北郊有很多适合养蚕的柔桑,买这些桑叶并不需要花费太多钱。”
  • “多柔桑”:多种柔桑。
  • “买此不费钱”:买这种桑叶不需要花很多钱。
  1. 越中旧仆妇,养蚕已多年。
  • 解释:“在越地(即中国南部)的一名旧仆人已经养蚕多年。”
  • “越中”:越地,这里指中国南部。
  • “旧仆妇”:过去的女仆。
  • “养蚕已多年”:已经养蚕多年。
  1. 率彼怀其种,如蚁生蠉蠉。
  • 解释:“她带着这些蚕种,就像蚂蚁孵化小蚁一样。”
  • “率彼”:带领。
  • “怀其种”:携带蚕种。
  • “如蚁生蠉”:像蚂蚁孵化小蚁一样。
  1. 每日亲视之,桑叶何攒攒。
  • 解释:“每天我都亲自去看护它们,看着那些桑叶堆积起来。”
  • “亲视之”:亲自看管。
  • “桑叶何攒攒”:桑叶堆积如山。
  1. 将成色明洁,分箔上簇山。
  • 解释:“当蚕丝即将完成时,颜色非常明亮洁白,然后将它们分成小块放在箔片上,排列得像小山丘。”
  • “将成色明洁”:蚕丝颜色明亮洁白。
  • “分箔上簇山”:将蚕丝分成小块放在箔片上排列成山状。
  1. 如雨食叶声,三起还三眠。
  • 解释:“就像下雨的声音,蚕吃桑叶的声音,一次醒来又三次睡去。”
  • “如雨食叶声”:吃桑叶的声音如同雨水滴落。
  • “三起还三眠”:反复醒来又再睡去。
  1. 吐丝皆成缕,作茧皆成圆。
  • 解释:“每次吐丝都会变成一条条线,结茧后都是圆圆的。”
  • “吐丝皆成缕”:吐出的丝线像线一样细长。
  • “作茧皆成圆”:结成的茧都是圆滚滚的。
  1. 缫丝可为帛,剥茧可为绵。
  • 解释:“缫丝可以制作布,剥下的茧也可以做成棉花。”
  • “缫丝可为帛”:可以织成绢或帛。
  • “剥茧可为绵”:可以用来制作棉被或棉絮。
  1. 我思淮南人,耕稼业已专。
  • 解释:“我想到淮南地区的人们,他们专心致志于农耕,不再从事其他职业。”
  • “淮南人”:指古代淮南地区的人。
  • “耕稼业已专”:专注于农耕。
  1. 何不教村妇,采桑满陌阡。
  • 解释:“为什么不让村中的妇女们也学习如何采集桑叶,这样她们也能有收入。”
  • “教村妇”:教导村里的妇女们。
  • “采桑满陌阡”:采集的桑叶能够布满田间小路。
  1. 民风既可厚,民力亦少宽。
  • 解释:“通过这样的活动,可以提高民众的文化水平,同时减轻他们的负担。”
  • “民风既厚”:民众风气良好。
  • “民力亦少宽”:民众的生活压力减少。
  1. 为语儿女辈,物力当知艰。
  • 解释:“让我告诉你们的孩子,珍惜每一点物资,因为这些都是来之不易的。”
  • “儿辈”:孩子们。
  • “物力”:物资资源。
  1. 几树桑青青,千个茧团团。
  • 解释:“虽然只有寥寥数棵桑树长得青翠,但每个树上都能结出满满的茧。”
  • “几树桑青青”:有几棵树上的桑树长得绿意盎然。
  • “千个茧团团”:有许多茧紧密相连。
  1. 贫女一月工,织成绮与纨。
  • 解释:“一个贫穷的女孩一个月的工作,就能织成美丽的丝织品。”
  • “一月工”:一月的工作量。
  • “织成绮与纨”:织出华丽的丝绸和绫罗绸缎。
  1. 绮纨在尔身,忍令污且穿。
  • 解释:“这些美丽的丝绸在你的身上,请不要让它弄脏或者破损。”
  • “绮纨”:精美的丝绸衣物。
  • “在尔身”:在你身上。
  • “忍令污且穿”:不要让它弄脏或者破损。
  1. 所以莱公妾,讽谏咏诗篇。
  • 解释:“因此,我写下这首诗,以此来讽谏和鼓励大家重视农事。”
  • “莱公妾”: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妻子,因丈夫的讽谏诗而闻名。
  • “讽谏咏诗篇”:通过诗歌来进行讽谏和鼓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