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箫韶》风暖净尘沙,缥缈炉烟吐绛霞。
凤辇曾停携半袖,玉音重问赐名花。
千章宝炬春光晓,十里旌旗泗水斜。
何幸随亲同被泽,皇恩优待圣人家。
【诗句释义】
阙里:指孔子的故乡鲁国,在山东曲阜;程太公夫人:孔子的母亲姓周,名氏,字子仪。
恭迎宫辇:迎接皇帝车驾。
《箫韶》:《诗经》中的一篇诗歌,用来形容音乐美妙动听,如凤鸣鸾舞。
缥缈炉烟吐绛霞:炉烟缭绕上升,仿佛是凤凰的烟雾吐出了红色的彩霞。
凤辇:古代帝王的车驾。曾停携半袖:曾经停下马车并脱下衣服。
玉音:美好的声音。重问赐名花:再次提出要赏赐花卉。
千章宝炬:指宫殿中点燃的无数灯火。春光晓:春天的阳光照耀着大地。
十里旌旗:指沿途插有旗帜的地方。泗水:古代河流,今属山东省,流经孔县、曲阜等地。
被泽:沐浴恩泽。皇恩优待圣人家:受到皇帝的厚爱与优待,如同圣人之家一样尊贵。
【译文】
孔府的庭院在温暖的春风中,尘沙已经清扫干净,炉烟袅袅升起,染上了淡淡的红色。
曾经停下马车,脱下衣服,接受皇帝的赐花。
千盏明亮的灯照耀着春日的早晨,一路的旗帜在泗水的岸边斜映。
多么幸运能跟随亲人一起沐浴皇恩,享受圣人般的待遇。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唐僖宗到曲阜祭拜孔子的情景。诗的前四句描绘了曲阜的优美景色和祭祀活动的隆重热烈场面,后四句写皇帝赐予孔子的荣宠。诗中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春风比作“净尘沙”,把炉烟比作“绛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天的美好景色。诗人以“风”为媒介,巧妙地将人物活动联系起来,使全诗浑然一体,富有节奏感和韵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