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庭自幽敞,依依百笏宽。
我家汤沐宅,借居聊盘桓。
堂前有古槐,绿阴影团圞。
我亦爱花木,橐驼种此间。
新槐出檐际,垂柳拂栏杆。
紫藤杂丁香,还倚竹数竿。
海棠最嫣姹,桃李何攒攒。
虽未成老圃,因之忆杏坛。
春深雨渐多,日日对花看。
待得三五载,群卉皆可观。
出游已十载,复来住长安。
开轩惟把卷,恬然心共闲。
【注释】:
- 虚庭自幽敞,依依百笏宽。我家汤沐宅,借居聊盘桓。
- 堂前有古槐,绿阴影团圞。我亦爱花木,橐驼种此间。
- 新槐出檐际,垂柳拂栏杆。紫藤杂丁香,还倚竹数竿。
- 海棠最嫣姹,桃李何攒攒。虽未成老圃,因之忆杏坛。
- 春深雨渐多,日日对花看。待得三五载,群卉皆可观。
- 出游已十载,复来住长安。开轩惟把卷,恬然心共闲。
【赏析】:
这是一首借寓诗,作者在诗中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首联:“虚庭自幽敞,依依百笏宽。”诗人以“虚庭”来形容自己的住所,这个住所虽然不大,但却充满了生机。接着,诗人又描绘了这个住所的环境,“依依百笏宽”,这里的“百笏”指的是古代官员的笏板,而“宽”则是指空间宽敞。诗人通过这一描写,表达了自己对这个小住所的喜爱之情,同时也暗示了他对官场生活的厌倦。
颔联:“我家汤沐宅,借居聊盘桓。”诗人在这里提到了“家”,这是他的住所,也是他曾经工作的地方。然而,现在他却选择在这里“借居”,这可能是因为他想暂时离开官场,享受一下隐居的乐趣。同时,“聊盘桓”也表明了诗人对于这个住所的留恋之情。
颈联:“堂前有古槐,绿阴影团圞。”这里,诗人选取了一个具体的景物——古槐树作为描写的对象。古槐树的存在给这个地方增添了一份历史的气息,同时也为诗人提供了一个休息、思考的空间。
诗人分别描述了其他的景物。如“我亦爱花木,橐驼种此间”,“新槐出檐际,垂柳拂栏杆”,“紫藤杂丁香,还倚竹数竿”,“海棠最嫣姹,桃李何攒攒”。这些描写都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尾联:“虽未成老圃,因之忆杏坛。”这里的“杏坛”是古代儒家讲学的地方,诗人在这里用“杏坛”来比喻自己的住所,表明虽然这个住所还没有完全形成自己的风格,但他已经开始怀念起自己在官场的生活。这种怀旧之情也反映了诗人对过去的眷恋。
最后一句:“春深雨渐多,日日对花看。”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以及他对生活的态度。他喜欢春天的景色,喜欢花的美丽,更喜欢每天看着花儿度过每一天。这种热爱生活的态度也感染了读者,让人们感受到了诗人的乐观与豁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