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道荒烟外,天风飒满林。
空江涵雨霁,叠嶂带云阴。
楼阁争高下,松杉自古今。
旧游浑似梦,一笑更登临。
【解析】
“游牛首”即题,这是一首咏怀诗。诗人在牛首山游览之际,触景生情,感慨万分,于是写下了这首七律。全诗紧扣题目“游牛首”,从登临的所见所感来写,首联写登临牛首山时的所见;颔联写雨霁后登览牛首山时所见;颈联写登临牛首山时的所思;尾联点明题旨,抒发了诗人对牛首山的眷恋之情。
“鸟道荒烟外”:指登牛首山时的路。牛首山因形似牛而得名,山上有一座牛首寺,是佛教净土宗的发源地之一。诗人登上牛首山,只见路旁草木荒芜,只有烟雾笼罩的山路,十分荒凉。
“天风飒满林”:指登牛首山时的感觉。飒,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牛首山地势高耸,气候宜人,山顶上常有大风,此乃所谓“天风”。诗人站在山顶上,只觉得满耳风声呼啸,好像有千军万马奔腾而过。
“空江涵雨霁”:指登牛首山时的情景。牛首山南面有一条大江,江水澄澈见底。诗人登上山顶,只见雨刚停歇,阳光照耀在江面上,波光闪闪,映照着周围的青山绿树,显得格外美丽。
“叠嶂带云阴”:指登牛首山时的感受。牛首山有座著名的牛头岭,岭下有座牛耳岩,两峰对峙,形势险峻雄伟。诗人登上山顶,只觉得山势连绵,云雾缭绕,给人一种雄奇伟丽的感觉。
“楼阁争高下”:指登牛首山时所见。牛首山有座有名的望江楼,楼高数丈,矗立在山顶之上。诗人登上山顶,只见楼阁高耸入云,与天空相接,使人觉得十分神奇。
“松杉自古今”:指登牛首山时所见。牛首山生长着许多松柏和杉树,这些树木长年苍翠挺拔,历经千年而不衰,给人以坚韧不拔的印象。诗人登上山顶,只见松柏参天,枝叶茂密,杉树苍翠欲滴,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
“旧游浑似梦,一笑更登临”:指登牛首山时的感受。牛首山有许多古迹,如牛首古寺等。诗人登上山顶,不禁想起过去曾到过这些地方游玩的情景,觉得它们仿佛只是一场美梦而已。然而当他再次登临牛首山之时,却觉得这一切都变得如此亲切、真实了。
赏析:
《游牛首》,五绝。这首诗写于唐肃宗至德二年(757)秋天,当时作者正在扬州任淮南节度使。
这首诗是一首咏怀诗。诗人在牛首山游览之际,触景生情,感慨万分,于是写下了这首七律。全诗紧扣题目“游牛首”,从登临的所见所感来写,首联写登临牛首山时的所见;颔联写雨霁后登览牛首山时所见;颈联写登临牛首山时的所思;尾联点明题旨,抒发了诗人对牛首山的眷恋之情。
“鸟道荒烟外,天风飒满林。”这是登牛首山时所看到的景色。由于牛首山地处偏僻,所以路上的草也长得很高很茂盛。远远望去,就像鸟儿的翅膀一样。牛首山上没有树林,但山上的风却很大,吹得树叶沙沙作响。这两句描写了牛首山的特点——荒凉而又幽静。
“空江涵雨霁,叠嶂带云阴。”这是登牛首山时所看到的景色。牛首山南面有一条大江,江水清澈见底。诗人登上山顶,只见雨刚停歇,阳光照耀在江面上,波光闪闪,映照着周围的青山绿树,显得格外美丽。牛首山脉连绵起伏,云雾缭绕,给人一种雄奇伟丽的感觉。
“楼阁争高下,松杉自古今。”这是登牛首山时所看到的景色。牛首山有座有名的望江楼,楼高数丈,矗立在山顶之上。诗人登上山顶,只见楼阁高耸入云,与天空相接,使人觉得十分神奇。牛首山生长着许多松柏和杉树,这些树木长年苍翠挺拔,历经千年而不衰,给人以坚韧不拔的印象。诗人登上山顶,只见松柏参天,枝叶茂密,杉树苍翠欲滴,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
“旧游浑似梦,一笑更登临。”这是登牛首山时的感受。牛首山有许多古迹,如牛首古寺等。诗人登上山顶,不禁想起过去曾到过这些地方游玩的情景,觉得它们仿佛只是一场美梦而已。然而当他再次登临牛首山之时,却觉得这一切都变得如此亲切、真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