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峰积雪朝日微,寒光暗天鸦不飞。
云卧乍觉衣裘薄,山餐耐可辞鲜肥。
平生性癖耽冰雪,况复山行所见稀。
纵心皓然策几队,蹇驴啮冰苦朝饥。
高原下隰浑莫辨,千村烟火静柴扉。
冈峦凛栗气已结,林枯枝折余雰霏。
凄神寒骨非人世,底须软暖夸妓围。
崖倾涧响更幽绝,严风激瀑沾人衣。
此时放怀凌八极,有如天马脱絷鞿。
稚川仙去丹灶冷,空山独往将安归。

【注释】

①方山:即方丈山,又名四明山,位于浙江宁波市奉化区。朝雪:早晨的雪。用昌黎山石诗韵:指作者在创作这首诗时,借用了唐代诗人王昌龄(字少伯)的《芙蓉楼送辛渐》中的“寒雨连江夜入吴”诗句中的韵。

②群峰积雪朝日微: 群峰上堆满了积雪,太阳刚刚露出来,光芒很微弱。微:微微。

③寒光暗天鸦不飞:寒冷的光芒把天都照得阴暗,乌鸦也懒得飞起来。寒光:寒冷的光芒。暗:昏暗。天:天空。鸦:黑色的小鸟。

④云卧乍觉衣裘薄:云朵低垂下来,忽然感到身上的皮袍很单薄。云卧:云朵低垂下来的姿态。

⑤山餐耐可辞鲜肥:在山中吃饭,觉得没有什么好说的,只是吃些新鲜的肉食。山餐:在山中的饭菜。辞:推辞,拒绝。鲜:新鲜。肥:肥美的食物。

⑥平生:平生以来,这里指诗人自己的一生。癖:喜好;偏爱。耽:喜欢。冰雪:这里比喻山中景色。

⑦况复:何况还有。山行所见稀:山中的行走所见很少。

⑧纵心皓然策几队:放纵心胸任情自然,像策马奔跑一样。

⑨蹇驴啮冰苦朝饥:跛脚的驴子因为要吃冰而感到痛苦,早晨饥饿得很。蹇驴:跛脚的驴子。啮:咬。朝饥:早上饿。

⑩高原下隰浑莫辨:高原和洼地之间的区别很难分辨出来。高、下:都是指地势高低不平的地方。

⑪千村烟火静柴扉:一千个村庄里,只有炊烟静静地飘动着,柴门半开着。

⑫冈峦凛栗气已结:山冈上的树木因寒冷而颤抖,好像凝结了一层白气。

⑬林枯枝折余雰霏:树林里的树枝干枯了,折断后留下的霜气在空中飘浮着。

⑭凄神寒骨非人世:凄凉的精神,寒冷的骨骼,这都不是人间所能见到的情景。

⑮底须软暖夸妓围:何必要那些软绵绵暖和的东西来夸耀呢?底须:何必;哪里需要。软暖:柔软温暖。

⑯崖倾涧响更幽绝:悬崖倾斜,山谷回响,更显得寂静而幽远。

⑰严风激瀑沾人衣:猛烈的风从山上刮过,激起的瀑布水花打湿了人们的衣服。

⑱此时放怀凌八极:在这个时候,我的心情放开胸怀去超越整个世界。凌:超过。八极:八个方向。

⑲有如天马脱絷鞿:就像一匹自由的天马挣脱了缰绳一样。

⑳稚川仙去丹灶冷:张稚川仙人已经离去了,他的炼丹炉已经冷却。稚川:张稚川,传说中的神仙。丹灶:烧炼丹药的火灶。

㉑空山独往将安归:独自在空荡荡的山中行走,我将去哪里才能结束这种孤单?空山:空旷的山。

【赏析】

《方山朝雪用昌黎山石诗韵》是一首纪实性的山水诗。诗中描写了清晨方山雪景,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抒发了他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首联“群峰积雪朝日微,寒光暗天鸦不飞”,以群峰积雪,朝阳初升的美景开篇,营造了一幅清新宁静的画面。接着“云卧乍觉衣裘薄,山餐耐可辞鲜肥”一句,又描绘出了诗人登山途中的艰难处境,以及他对美食的向往之情。

颔联“平生性癖耽冰雪,况复山行所见稀”,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痴迷。他天生就有喜欢冰雪的习性,更何况他在山中行走所见之景更是罕见。

颈联“纵心皓然策几队,蹇驴啮冰苦朝饥”,则展现了诗人在攀登过程中的艰辛与不易。他纵情于大自然之中,如同策马奔腾一般,然而却因为脚下的跛驴咬食冰块而导致饥饿难耐。

颈联之后,尾联“高原下隰浑莫辨,千村烟火静柴扉”继续描绘了诗人眼中的自然之美。在高原与洼地之间的界限难以区分,而千村之中,唯有炊烟静静地飘浮,仿佛一切都被遗忘在这宁静之中。

尾联“凄神寒骨非人世,底须软暖夸妓围”,则是诗人在经历了一天的辛苦攀登后,所发出的人生感慨。他深深地感受到了生活的孤独与艰辛,因此对于那些过于追求舒适享受的人们表示了深深的鄙视。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独与寂寞,以及对未来的迷茫与无助。

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思考,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赞美,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无论是从诗歌的形式还是内容方面来看,这首诗都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