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柏常经百岁春,典型群仰老成人。
齐眉梁案端风度,纵目虞渊慨日沦。
板荡不妨仁者寿,衣冠犹是古之民。
名缰利锁消除尽,张翰而今有替身。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松柏长青,百岁春常在

关键词:松柏、百岁、春常

  • 注释:松树和柏树因其生命力强、四季常青,常被用来象征长寿。”百岁春常”表达了无论岁月如何流逝,这些树木始终保持青春的状态,象征着长寿。
  • 赏析: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诗人表达了对长寿的向往和赞美。松柏的坚韧不拔和四季常绿,为长寿的主题提供了生动的自然象征。

2. 典型群仰老成人

关键词:典型、群仰、老成人

  • 注释:“典型”指的是人们公认的楷模或模范,“群仰”表示众人敬仰,“老成人”则指年纪大且经验丰富的人。这句诗表达了作者作为一位资深人士,受到广泛尊敬和敬仰的情景。
  • 赏析:此句强调了作者在社会中的影响力和受人尊敬的地位,反映了他深厚的学识和丰富的经验。

3. 齐眉梁案端风度

关键词:齐眉、梁案、端风度

  • 注释:这里用“齐眉”来形容人的眉毛相平,“梁案”可能指的是书桌或案几,“端风度”则是指端庄的风度或举止。整句可能是在描述一个文雅、庄重的形象。
  • 赏析:通过描绘一种文雅的仪态,诗人表达了对人物高尚品格和优雅行为的赞赏。

4. 纵目虞渊慨日沦

关键词:纵目、虞渊、慨日沦

  • 注释:”虞渊”是古代传说中的日落之地,”慨日沦”则表达了对时光流逝、日月更替的感慨。这句诗可能寓意着对世事无常的深刻感悟。
  • 赏析:这句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哀叹,以及对人生变迁的哲理思考,体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入探索。

5. 板荡不妨仁者寿

关键词:板荡、仁者、寿

  • 注释:这里的“板荡”通常指社会动荡不安,而“仁者”指的是具有仁德的人。“不妨”意味着在这样的环境中也能得到长寿。这表达了即使在困难重重的环境中,仁德之人也能保持健康长寿。
  • 赏析:通过对比社会的动荡与个人的仁德,诗人强调了个人品德在逆境中的重要性,以及仁者能够超越外在环境影响的智慧。

6. 衣冠犹是古之民

关键词:衣冠、古之民

  • 注释:这里的“衣冠”指的是穿着整齐,而“古之民”则是指古代的人们。这句诗表达的是尽管时代变迁,人们的服饰和行为方式依然保留着古老的特征。
  • 赏析:这句话反映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继承,同时也暗示了对现代社会与传统差异的某种反思。

7. 名缰利锁消除尽

关键词:名缰利锁

  • 注释:这里的“名缰”指的是名利的束缚,“利锁”则是指利益的追求。整句的意思是要摆脱所有的名与利的束缚。
  • 赏析:诗人通过表达摆脱名利束缚的愿望,传达了一种追求自由、远离世俗繁华的生活态度,展现了其高洁的人生理想。

8. 张翰而今有替身

关键词:张翰、替身

  • 注释:张翰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文人,他曾因思乡之情而弃官归隐。“替身”在这里可能指的是放弃官场生活,选择隐居。这句诗表达了对张翰归隐生活的羡慕,以及诗人对现世纷扰的超脱。
  • 赏析:通过提及张翰的故事,诗人表达了对归隐生活的高度赞扬,同时也反映了自己对现实生活的某种疏离感,渴望寻找心灵的归宿。

这首诗整体上表达了对长寿、仁德、传统和超脱世俗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社会动荡和个人理想的追求。通过对松柏、春秋、人物风貌等自然和社会元素的描绘,诗人巧妙地将抽象的情感和哲思具象化,使读者能够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感受到深沉的人生哲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