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海风波两度过,山居啸傲意如何。
渊明篱下今栽菊,子美檐前旧补萝。
福禄永绥鸠刻杖,呢喃来贺燕盈窠。
茶馀酒后康疆盛,颂献箕畴不算多。
【注释】
寿张少泉先生七十即用其自寿原韵:寿张是山东地名,少泉是作者的号。先生七十岁作诗自寿。
尘海风波两度过:尘海,比喻人世间的纷扰和纷争。
山居啸傲意如何:山居,指隐居在山林之中;啸傲,指放荡不羁、高傲自得的样子。
渊明篱下今栽菊:渊明,指陶渊明;篱下,指种植菊花的花圃或篱笆旁。
子美檐前旧补萝:子美,指杜甫;檐前,指杜甫居住的地方;旧补萝,指修补房屋上的草屋。
福禄永绥鸠刻杖:福禄,指长寿和富贵;鸠刻杖,指用斑鸠的羽毛雕刻成的拐杖。
呢喃来贺燕盈窠:呢喃,形容燕子的声音;贺燕,指报喜的燕子;盈窠,指充满窝巢。
茶馀酒后康疆盛:茶馀酒后,指闲暇之余;康疆,指健康安宁;盛,这里指兴盛。
颂献箕畴不算多:颂献,指赞美和祝贺;箕畴,指田地;不算多,意为不多。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为寿张少泉先生祝寿而作的七言律诗。全诗共八句,每句都蕴含着深刻的寓意。下面逐句加以解析。
首句“尘海风波两度过”,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经历的感慨。尘海,比喻人世间的纷扰和纷争;风波,指生活中的起伏和变化。这两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经历的感慨,又为下文的主题做了铺垫。
颔联“山居啸傲意如何”,“山居啸傲”四字描绘了一幅隐逸生活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于远离世俗纷扰、追求内心宁静的向往。“意如何”,表示诗人内心的复杂情绪。这里的“如何”既有对隐居生活的赞美,也有对世俗生活的无奈和留恋。
颈联“渊明篱下今栽菊,子美檐前旧补萝”则具体描绘了诗人在隐居生活中的生活状态。“渊明篱下今栽菊”,以陶渊明自比,表达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热爱和追求。“子美檐前旧补萝”,则通过对比杜甫的生活,表达了诗人对于不同生活态度的反思和思考。
尾联“福禄永绥鸠刻杖,呢喃来贺燕盈窠”进一步升华了主题。这两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于长寿、富贵和健康安宁的祝愿,也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欣赏和珍视。同时,这两句诗也暗示了诗人对于世事变迁、物是人非的感慨。
整首诗以隐居生活为背景,通过对隐居生活中的种种细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的思考和感慨。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作者的艺术风格和审美情趣,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