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鉴弯环注上流,凤林苍翠满城头。
两峰左右收沧海,一柱西南峙广州。
云路未遥偏锁塔,神山得步便登楼。
当年经始需民力,遗筑今知有远谋。
【注释】
神步山:位于广东广州,山上建有青云塔。
碧鉴:指珠江口的狮子洋。
凤林:指凤凰林场。
两峰:指白云山和越秀山。
云路:指登山时经过的山路。
神山:指白云山。
经始:开始建造。
遗筑:遗留下来的建筑。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登上神步山顶青云塔时的即兴之作。诗人从塔上眺望四周景色,感叹自然之胜,同时对古代在广州修建此塔的工程十分感慨,认为这不仅是技术上的高难度,更体现了古人在造园、造山方面的高超造诣。诗人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想象,描绘出了一幅生动的图画。
诗中的第一句“碧鉴弯环注上流”,描写了神步山脚下的江水,碧绿如同镜面,弯曲流淌,注入上流。第二三两句“凤林苍翠满城头”与“两峰左右收沧海,一柱西南峙广州”,分别描写了凤凰林场的绿色植被和周围的风景。其中,“凤林苍翠满城头”中的“苍翠”一词形象地描绘出凤凰林场树木葱郁、生机勃勃的景象;而“两峰左右收沧海,一柱西南峙广州”则展现了广州的壮丽景观,既有山峦起伏,又有河流蜿蜒,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第四五句“云路未遥偏锁塔,神山得步便登楼”进一步描绘了青云塔周围的景色。在这里,诗人将塔比作云路,意指塔虽不高,却如云一样飘渺、神秘,给人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同时,“得步便登楼”则表达了诗人想要亲近大自然、感受大自然之美的愿望。
最后一句“当年经始需民力,遗筑今知有远谋”则是诗人对广州青云塔建设的回顾与感慨。这里,诗人指出当初修建此塔时需要民众的劳力,而现在看到的这座宏伟的建筑,正是当时人们智慧与努力的结晶。同时,诗人也意识到这座建筑不仅仅是技术的体现,更是古人对于自然的理解和尊重,是一种超越时代的远见卓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