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游夙梦罗浮境,发轫还疑梦里来。
仙蝶蘧蘧因我化,名山面面为谁开。
莲须拈出三千品,华首参齐五百台。
兼爱确乎堂上长,个中原有济时才。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鉴赏诗歌的语言,主要是看其是否具有鲜明的特色,是否富有韵味,是否精练得体,是否准确生动。答题时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手法及表达的情感来分析,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

从博罗取道游罗浮山

南游素梦罗浮境,发轫还疑梦里来。

仙蝶蘧蘧因我化,名山面面为谁开。

莲须拈出三千品,华首参齐五百台。

兼爱确乎堂上长,个中原有济时才。

译文:

南游素梦罗浮境,发轫还疑梦里来。

仙蝶蘧蘧因我化,名山面面为谁开。

莲须拈出三千品,华首参齐五百台。

兼爱确乎堂上长,个中原有济时才。

赏析:

首联“南游素梦罗浮境,发轫还疑梦里来”,写自己对罗浮山的向往之情。诗人在梦中来到了罗浮山,醒来后仍觉得恍如隔世,仿佛还在梦中一般。表达了作者对罗浮山的向往和对梦境的留恋。

颔联“仙蝶蘧蘧因我化,名山面面为谁开”,写诗人在罗浮山下遇见了一只蝴蝶。这只神奇的蝴蝶仿佛是罗浮山的化身,它似乎在告诉诗人,罗浮山是因为它而存在,为它而绽放。诗人用“为谁开”这一疑问句式,表达了他对于自然与人的关系的思考。

颈联“莲须拈出三千品,华首参齐五百台”,写在罗浮山上游览的经历。诗人在参观罗浮山的过程中,看到了很多美丽的风景,也领略了大自然的神奇。通过这两句诗,可以看出诗人在观赏美景过程中的心情变化。

尾联“兼爱确乎堂上长,个中原有济时才”,写诗人对于个人修养的要求。诗人认为,只有具备了一定的修养和能力,才能在社会中发挥自己的价值。因此,他在修行中不断追求进步,力求成为一位能够拯救天下的人。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观的山水诗。通过对罗浮山的描述,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自然的热爱和对于人生的思考。同时,这首诗也展现了诗人在自然中寻求自我成长的过程,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