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锥面面水天宽,偪仄身如坐井阑。
日色忽来衣上过,佛容陡落镜中看。
圣贤清浊惟评酒,耳目聪明孰具官。
只有名贤遗韵在,清辉常映月团团。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对青云塔、鉴海等景物的描述,赞美了这些景物的高远、清雅,同时也抒发了自己对圣贤的敬仰之情。

首句“神步山登青云塔”描写了诗人登上青云塔的情景。这里的“神步”形容诗人登上青云塔时的心情,既轻松又愉悦。接着“周览鉴海之胜次明倪公尚忠石刻韵”两句,描述了诗人俯瞰大海,欣赏其壮丽景色的情景。这里的“鉴海”指观赏大海,诗人在登高望远中领略大自然的壮阔和美丽。

颔联“立锥面面水天宽,偪仄身如坐井阑。”描绘了诗人站在高处,眺望四周景象的情景。这里的“立锥面面水天宽”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站在高处所看到的视野开阔的景象;而“偪仄身如坐井阑”则描绘出诗人由于位置限制,无法看到更广阔的景色,只能局限于一个小范围内的感受。这两句诗通过对比,突出了诗人在欣赏美景时的心境与局限。

颈联“日色忽来衣上过,佛容陡落镜中看。”进一步描绘了诗人观察自然景观时的所见所感。这里,“日色”指的是阳光,“佛容”则是指佛像的形象。诗人观察到阳光从头顶照下来,仿佛落在了自己的身上,然后又突然滑落到镜中,形成了一种光影交错的画面,给人以美的享受。这两句诗通过光影的变化,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敏锐感受。

尾联“圣贤清浊惟评酒,耳目聪明孰具官。”则是诗人对于圣贤的评价。这里的“清浊”指的是贤人的品行,而“评酒”则是指品评酒的味道。诗人认为,只有贤人才有资格评判事物的善恶,就像品评酒的好坏一样。同时,诗人也感叹自己虽然耳聪目明,但却缺少智慧,没有能力去评判世事。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看法和感慨。

尾联“只有名贤遗韵在,清辉常映月团团。”总结了全诗的主题。这里的“名贤遗韵”指的是古代圣贤们留下的智慧和风范,它们如同月光般永恒地照耀着世界。而“清辉常映月团团”则形象地描绘了这种智慧和风范的光芒如何照亮夜空,使其永远明亮。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圣贤们的敬仰之情以及对他们智慧和风范的赞美。

赏析:整首诗以青云塔为起点,通过对周围环境的描绘,展现出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和细腻的笔触,将自然景观与人文精神完美融合,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圣贤文化的尊崇。同时,诗人也借此抒发了自身情感,展示了其豁达的胸怀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