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自城南十里归,酿霜天气冷侵衣。
三间茅屋炊烟起,一带寒林落叶稀。
世事尽从流水去,客心翻逐暮云飞。
不贪秉烛游清夜,尚有流光月照扉。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自城南傅家村归
解释: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从城南傅家村返回的情景。”自”意为“从”,表示地点;”城南”指的是诗歌的发源地,即作者居住的地方;“傅家村”是地名,指作者的家或者他的活动中心。整体来看,这句表达的是诗人从他的日常居住地出发,返回到自己的家乡或住处。
2. 晚自城南十里归
解释: “晚”表示时间,暗示着黄昏时分;”自城南十里归”则是在描述一天中某个特定时间(傍晚时)从城南行进了十里路回到家中的情况。这句话描绘了一个宁静的乡村场景,夕阳西下,诗人沿着乡间小路行走回家,周围是一片宁静的田园风光。
3. 酿霜天气冷侵衣
解释: 这里使用了”酿霜”来形容天空中出现的霜冻现象,这是由于温度骤降导致的自然现象。“寒霜”则进一步强调了气温之低,使得衣服感到寒冷。”侵衣”形象地描绘了这种寒冷如何穿透衣物,给身体带来不适。
4. 三间茅屋炊烟起
解释: 这个句子描述了一个简单的生活场景:在一间简陋的茅草屋里,升起了袅袅炊烟。”三间茅屋”表明这是一处简陋的居所,而”炊烟起”则是日常劳作开始的信号,也代表了生活的平凡与简朴。
5. 一带寒林落叶稀
解释: “一带”指的是一条小道或区域,“寒林”则形容周围的树木因寒冷而显得萧瑟,”落叶稀”则说明此时不是树叶最茂盛的季节,而是叶子开始凋零、稀疏的季节。这个景象给人一种秋天即将来临的感觉,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季节变换的敏感和观察力。
6. 世事尽从流水去
解释: 这句诗表达了一种哲学意味深长的思考,即所有的事物都像流水一样,不断地向前流逝。这里的“流水”不仅是自然界的现象,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世事的变化。这种思想可能反映了诗人对生命无常、世事变迁的感慨。
7. 客心翻逐暮云飞
解释: 此句通过对比的方式,将人的心境与云朵相比拟。”客心”指的是诗人内心的感受或思绪,“翻逐”则表示心情随着某种力量而改变,可能是风或是其他自然现象。“暮云飞”则形象地描绘了傍晚时分天空中云彩飘动的景象,暗喻诗人的心情也随之变化。
8. 不贪秉烛游清夜
解释: 这句诗表达了一种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平静的生活态度。”不贪”意味着不追求物质上的享受或功名利禄,”秉烛游清夜”则是一种浪漫的想象,夜晚手持明亮的蜡烛在宁静的夜晚中漫游,享受这份难得的宁静和美好时光。这种生活方式反映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喜爱和向往。
9. 尚有流光月照扉
解释: 最后一句以月光为景,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珍惜和期待。”流光”指的是月亮的光芒,“月照扉”则形容月光照耀在门上,形成美丽的光影效果。整个画面充满了诗意和美感。这句话传达出诗人即使在孤独或清冷的夜晚,也能感受到来自自然的温暖和美丽,以及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总结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一个从城南返回的乡村场景,通过具体的生活细节和自然景观,展现了诗人对家乡的眷恋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通过对日常生活片段的细腻刻画,传达了诗人对于平淡生活的真实感受和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