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雪前村路,开时杖屟忙。
一枝横竹外,几树带斜阳。
风定余香在,云深别坞长。
欲归还小立,新月满衣裳。

【解析】

本诗为宋之问的《探梅》。这首诗描写诗人在梅花盛开时去赏梅的情景。首联是写冬去春来,雪消路明;颔联写梅开时,人忙而步急;颈联是说梅香随风飘逝,梅林深处有别坞隐现;末联是说诗人欲归时,新月已挂枝头。全诗以景起,以情结,意境高远,清丽婉约。

【答案】

译文:

残存的积雪覆盖着前村小路上,春天到来时拄杖行走特别忙。

一株梅花横斜在竹林外,几株梅花掩映着斜阳。

风静了梅香还在飘荡,云深处山坞更长更幽。

想回家却久久地站立不动,新月挂在衣裳上分外娇美。

赏析:

此诗是宋之问于开元十三年(725)初到长安后的作品。诗人以探梅为题材,描写了梅花盛开的景色和作者赏梅的心情。首句“残雪”二字,点明了时节,渲染出一幅早春残雪未消的景色;接着“前村路”,点明了赏梅的地点。“残雪”与“前村路”相互映衬,勾勒出了早春时节寒气尚未退尽、万物复苏的景象。第二句中“杖屟忙”,写出诗人赏梅时的兴奋与急切之情。第三、四句描绘了梅花盛开时,人行其间,梅影婆娑,梅香四溢,使人感到心旷神怡的美妙感觉。“一枝”“几树”两句,将诗人赏梅时所见的梅花形象化,突出了梅花数量之多、姿态之优美。“带斜阳”一句,写出了梅花与夕阳相映衬的美景。最后两句写诗人因留恋梅景不愿离去,所以久久徘徊,直至月儿升起才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梅花林。

以情结,景物描写和诗人的感情紧密结合。诗的开头二句写冬尽春来,雪消路明,引出了梅花盛开的美好季节,为下文赏梅作了铺垫。“开时杖屟忙”,一个“忙”字生动传神地表现了诗人急于观赏梅花的心情。“横竹外”、“带斜阳”两句,既写梅花枝姿婀娜、花影婆娑之状,又写出了阳光透过竹叶照在梅花上的斑斑点点,使整个画面显得更加明丽动人。“风定余香在,云深别坞长”,两句写梅花随风飘落,香气四散,而梅林深处的别坞则显得遥远而幽静。“欲归还小立,新月满衣裳”,诗人伫望良久,不忍离去。直到月亮升起,他这才恋恋不舍地离开梅花林。结尾两句用拟人手法,把月亮人格化,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和对春天的留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