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苹
读吴野人集 海上吟诗到白头,菱花满地一沙鸥。一生不出东淘路,自有才名十五州。 注释: - 海上吟诗:在海上边吟边唱诗歌到白头。 - 菱花满地:地上满是菱花,象征海边的景象。 - 一沙鸥:一群海鸥。 - 东淘路:指古代的一条通往东海的道路。 - 十五州:指代有才能的人遍布全国。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幅海边景象和诗人的孤独生活,表达了诗人对大海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慨
春日述怀 泉头十九年前住,试看垂杨大几围。 犹是只鸡招近局,依然山鸟怪儒衣。 诗如上水船难进,身似沾泥絮不飞。 屈指年华竟虚掷,从前悔未买渔矶。 注释:泉头上的垂杨柳在十九年前就在这里住了,现在看看那垂杨,已经长得有几围粗了。 这还是当年那只老鸡招引来的小鸟,它仍然在树上叫着,好像还嫌我不够格一样。 那山中的鸟儿看见我就像见了一位儒者,它惊讶地叫道:原来你是一位读书人啊。
注释:我挥师北上,旌旗招展,如同战鼓擂动,谯楼上的号角声声入耳。 张布衣,字子正,是南宋抗金将领。绍兴五年(1135年),金兵大举进攻襄阳,岳飞受命领兵前往援救。在襄阳城外与金军展开激战,岳飞率部浴血奋战,但终因寡不敌众,被金军活捉,送往金营。张布衣闻讯后,毅然决然地奔赴金营,说服金军放还了岳飞。 少年帕首奋重围。指张布衣不畏艰险,冒死救岳飞之事。 惜君生后陈同甫,独使丹阳有布衣。指张布衣死后
在南园的静谧中,岁月悄然流转。诗中描绘了一幅春日南园的静谧景象,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了季节的变迁和自然的美丽。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详细分析: 1. 诗歌原文: 南园何处箖箊有敝庐,空存老树与清渠。 乱泉声里谁通屐,黄叶林间自著书。 草色又新秋去后,菊花争放雁来初。 菘畦舍北余多少,取次呼童一荷锄。 2. 诗意解读: - 南园何处:诗人以设问的方式开篇,表达对南园的深切怀念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前出塞九首》(其一)。 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详细翻译和注释: > 西山田家产一卫(地名,这里指代某个具体的地点): - 西山:指的是西边的山。 - 田家:农家。 - 产一卫:拥有一个守卫。 - 卫:古代的一种军队编制单位。 > 田主夺归(卫的主人把守卫夺走了): - 田主:地主或庄园主。 - 夺:强行夺取。 - 归:归还。 > 不适于乘有邻之旁邑(旁边有一个邻县)
孤嶂孤花漫寂寥,山灵应笑鬓萧萧。孤山中孤独的山峰与花儿显得格外寂寞,山神看到诗人的苍老,或许会觉得好笑,因为诗人的头发都已经白了。 僧残老树余双寺,佛冷空泉自六朝。寺庙中残留的老树和两座古寺见证了历史的变迁,而从这些古寺中流出的清泉仿佛能让人感受到六朝时期的气息。 杖倚秋烟刚半起,袖携海气未全销。诗人手执拐杖站在秋天的薄雾中,虽然只有半身在空气中,但依然能感受到大海的气息尚未完全消散。
逐句释义与赏析 1. 深冬坐雨 - 深冬:指冬天,一个寒冷的季节。 - 坐雨:在雨中坐着。 - 注释:描述了一个在寒冷的冬日里,独自坐在雨中的情境。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在严寒的冬日中,独自面对雨水的孤独感和无奈。 2. 一年行且尽 - 行且尽:行走即将结束。 - 注释:意味着时间的流逝,一年即将过去。 -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时间的流逝,给人一种岁月无情的感觉。 3. 双足暂相尊 -
【注释】: 1.驴背:指骑乘在驴背上。2.销:通“消”,融化。3.鞭丝:鞭梢的细长纤维。4.乱山:指连绵起伏的群山。5.青驼寺:指寺庙,多指寺院中的僧房。驼寺,借代僧侣。6.东风:春风,这里指暖风。7.店门:旅店门口。8.赏析:这首小诗通过描绘一幅沂水山行图,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喜爱之情。 【译文】: 在驴上行走时寒气渐渐消散,帽子也由冷转温。鞭梢的细长纤维逐渐远去,留下雪地上的泥迹。
【解析】 此为五言律诗。“西河”点出题目中的“题壁”,表明是写景抒情,抒发诗人对西河沿酒家的怀念之情。首联“松浆初压自清浑,泥饮谁家老树根”,写酒家的环境。“松浆”即用松木榨取的汁液酿成的酒,“清浑”指酒的浓淡。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松浆刚压榨出来时是澄清而透明的,但到了老树根里就变得浑浊了,暗含人生世路的变迁之悲。颔联“野水不知深几许,半陂秋涨到柴门”,写诗人所见景象。野水在秋日涨满了池塘
这首诗出自《全唐诗》第219卷,作者是白居易。 诗句解析: 1. 西河沿酒家题壁 - 西河沿指的是北京的一个区域,而酒家通常与饮酒有关,所以这句话可能是指诗人在西河沿的一家酒家墙上题诗。 2. 扰扰京尘已白头 - 扰扰意为纷杂忙碌,京尘指京城中的尘土,已白头表示已经白发苍苍了,这里可能是指诗人年事已高,感慨时光飞逝。 3. 眼中难遣是句留 - 这句意思是说,诗人眼中难以挥散的是那些诗句。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