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峰绵豆俯江皋,曾见蕲王驻节标。
时有军持耕土出,藏兵洞来没莱蒿。
注释:五座山峰绵亘如豆,俯视江水滔滔,曾经看到蕲王的旗帜驻在山脚下。此时有军队拿着农具耕地,藏兵洞来临时淹没了庄稼。
赏析:《藏兵洞》一诗是明代诗人杨慎的作品。这首诗写于作者谪戍云南期间,通过对当地自然环境和人文风情的描绘,抒发了自己的情感。
每一句都紧扣主题,通过生动的描绘和细腻的描写,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对这片土地深深的眷恋之情。同时,诗歌的韵律也较为流畅,读起来朗朗上口。
五峰绵豆俯江皋,曾见蕲王驻节标。
时有军持耕土出,藏兵洞来没莱蒿。
注释:五座山峰绵亘如豆,俯视江水滔滔,曾经看到蕲王的旗帜驻在山脚下。此时有军队拿着农具耕地,藏兵洞来临时淹没了庄稼。
赏析:《藏兵洞》一诗是明代诗人杨慎的作品。这首诗写于作者谪戍云南期间,通过对当地自然环境和人文风情的描绘,抒发了自己的情感。
每一句都紧扣主题,通过生动的描绘和细腻的描写,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对这片土地深深的眷恋之情。同时,诗歌的韵律也较为流畅,读起来朗朗上口。
【注释】 汉阳叶相广州事:叶相,即叶法善,任岭南节度使时曾在广州任职,所以称叶相。汉阳:今湖北省武汉市。 盛年:指壮年时期。开府:指唐朝的宰相制度中,以宰相兼任地方节度使,如岭南节度使,称为开府。气纵横:形容宰相威风凛凛,气度不凡。 使相威棱耸百城:指宰相在地方上的权力很大,可以震慑一方。 破格封邀五等爵:指打破常规,特封为一等爵位(五等是汉代对封建贵族爵位的一种划分)。邀,邀请。
《华墅咏古吴王圃》赏析 在遥远的古代,吴地(今江苏一带)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秀丽的自然风光闻名于世。诗人王润生的《华墅咏古吴王圃》,便是对这一历史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地域进行了深情的吟咏。 诗的开头“遥遥华墅溯勾吴”带出了一种历史的回响,勾吴即现在的苏州,是吴文化的重要发源地。这句诗描绘了华墅与勾吴之间悠久的历史渊源,仿佛让人穿越时空,感受到那远古时代吴国的繁荣与辉煌。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名作《言愁二首》之一。下面我将逐句解读这首诗的内容,并附上相应的译文和注释。 我们来看第一句:“浑沌无端窍凿开,古愁莽莽泄胚胎。” - 浑沌:这里指的是混沌未开的宇宙状态,用来形容事物最初的样子。 - 窍:孔穴。 - 凿开:打破、开辟。 - 古愁莽莽:形容古老的忧愁像莽莽的森林一样无边无际。 - 泄胚胎:泄露出事物的本源或起源。 整句诗的意思是:混沌未开的状态被打破
这首诗是诗人对自身生活状态的描绘和思考。以下是逐句释义: 1. 懒性无从药,如鸠守一巢。 - “懒性”指的是诗人的慵懒性情。 - “无从药”意味着无法治愈这种懒散的性格。 - “如鸠守一巢”比喻诗人就像一只守着自己巢穴的鸠鸟,不愿意离开。 注释:诗人表达了自己对懒散生活的无奈和接受,如同守在巢中的小鸟。 2. 尘从门外閧,经自室中钞。 - “尘从门外閧”描述的是外界的喧嚣和纷扰。 -
【注释】 言愁二首 其二:指诗人的《言愁》。 茫茫苦海信无边,一堕尘中便可怜:漫漫的人生如同无边的苦海,一旦沉落其中就感到无比痛苦。 人世原无安乐地,古今只此奈何天:世间原本没有真正安逸的地方,只有这种无可奈何的苦境。 缚船送鬼徒多事,辟谷求仙亦幻缘:捆绑船只去送鬼魂也是多此一举,而追求长生不老的辟谷之术也不过是一种虚幻的梦想。 只合吾行吾素位,饥来吃饭饱来眠:我只应该遵循自己的本性生活
注释: 荫失春辉廿九年,祝厘八秩礼金仙。 不知果证蟠桃后,此日神游第几天。 荫:荫庇,这里指母亲对作者的养育之恩。 祝厘:古代的一种祭祀仪式,用于祭神。 蟠桃:神话中的仙果,可以长生不老。 神游:在这里指神游仙境。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母亲逝世29年后,即母亲80岁寿辰时,为纪念母亲的功德、祈求母亲的保佑而作的。 第一句“荫失春辉廿九年”,表达了诗人对母亲深深的怀念和感激之情。二十年来
夫差种花处 遥遥古墅溯勾吴,花草尘埋迹未芜。 不识苎罗村里女,采香曾到此间无。 注释:夫差种花处的遥古别墅追溯到春秋时期的吴国(勾吴),那里的花草被尘土覆盖,但遗迹并未被荒芜。我不认识那苎罗村中的女人们,她们曾经来过这里采摘香气四溢的香草。 赏析:这是一首描绘古代别墅风景的诗。诗人通过对别墅的历史和现状的描述,展现了古代别墅的宁静与美丽。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历史的感慨和对现实的思考
这首诗的标题是《官人》,它描绘了近世州县官员的形象,表达了对这种现象的不满和批评。以下是逐句释义: 1. 近世州县官,动呼曰不肖。 - 近世指现代,州县官是指地方官员。动呼曰不肖指的是频繁地指责某人为不肖(即不贤)。 2. 不能肖父母,转能肖显要。 - 不能肖父母意味着不能像父母那样有品德,而转能肖显要则是指能够像显要人物那样行事。 3. 父母之于子,各以诗书教。 - 父母教导子女
【注释】 忆昔:追忆往事。行三首:写自己一生的遭遇和母亲对自己的爱。丁,当。干戈:兵器。飘荡:飘摇动荡。丁百忧:指战乱不断。蹉跎:耽误。乾荫:树荫。又旋失:旋即失去。拊:抚摸。畜我:养育我。维:希望。母留:希望母亲留下。钱八百:指斗米价八百文。寻常:平常。机声:织布机的声响。晨夜无停休:日夜不停地工作。十指:形容母亲勤劳。机丝:机织的线,泛指妇女织布用的线。看囊钱数个:看自己的口袋中有多少钱
注释与赏析: 1. 忆昔行三首 - 第一首:回想在同治三年,王师航海来到江东。 2. 王师航海来江东 - 王师指的是清朝的陆军部队,航海来江东意味着他们从海上进入江东地区。 3. 苏常郡县次第下 - 苏、常是江苏和上海一带的古称,郡县是指地方行政区划,“次第下”表示陆续被占领。 4. 炊烟渐起荆榛丛 - 随着战事的结束,曾经战火纷飞的地区逐渐恢复了和平,炊烟再次升起,象征着生活的复苏。 5.
诗句原文: 白龙寺里旧时钟,一百八声唤懊侬。海水浮来兵火燬,待寻追蠡已无踪。 注释: - “白龙寺”:指的是位于浙江省萧山区瓜沥镇东恩村航坞山巅的白龙寺,是一座具有深厚历史和文化背景的古寺。 - “一百八声”:指的是寺庙内旧时钟的声音数量,“一百八”可能是指时钟的鸣叫声共一百零八个音节。 - “唤懊侬”:古代汉语中,“侬”是“你”的意思,而“唤懊侬”则表达了一种呼唤的语气
注释:霸迹销沉化北邙,苏台久已游糜鹿。 苏台是古时吴国都城的宫殿,麋鹿是吴国的图腾,这里指代了昔日的吴国。 何况空山射猎场。空山指代的是荒废之地,射猎场指的是古代帝王狩猎用的场地,这里暗指了如今的荒凉景象。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荒芜的景象。首句“霸迹销沉化北邙”表达了昔日霸业已逝,只留下北邙这一荒凉之地。第二句“剩留樵牧说沧桑”则表达了这片土地上的百姓仍在辛勤劳作,讲述着时代的变迁
华墅咏古吴王圃 遥忆勾吴古遗址,花草掩映未显芜 注释: - 华墅:指古代的吴国王宫所在地。 - 勾吴:指古时的吴国地域。 - 花草尘埋迹未芜:花草覆盖着遗迹,还未被清理。 - 苎萝村里女:苎萝村的女子,这里指代吴国的居民。 - 采茶曾到此间无:曾经有采茶女到此地采摘茶叶。 译文: 远远望去,那座古老的吴国宫殿隐藏在花草之中,仿佛被时间遗忘了它的痕迹,还未被打扫干净。
注释:阎公祠位于三仙坛下,供奉着一位孤忠的烈士,他的鲜血曾经被用来祭祀那位名叫寓公的人。现在,庙宇的景象已经消失,但严壑依然存在,满山都是松柏和桧树,飒飒作响,仿佛是神灵在呼啸。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阎公祠的历史变迁和自然景观。首句“三仙坛下吊孤忠”表达了对烈士的崇敬之情。第二句“碧血当年祀寓公”则回顾了过去祭祀烈士的情景。第三句“庙貌无存严壑在”描绘了庙宇已经不复存在,但山脉依然屹立的场景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文昌阁》。 第一句“文昌一阁冠崇冈”,描述的是文昌阁在崇山之巅,高耸入云。文昌阁作为古代文人学士的聚集地,象征着学问和才华。 第二句“旧是西园翰墨场”,描绘了昔日文昌阁内文人挥毫泼墨的场景,翰墨场即指书写诗文之地,文人墨客在此交流思想、创作作品。 第三句“太息桂宫沦浩劫”,表达了对历史的变迁和文化遗产遭受破坏的哀叹。这里的“太息”是叹息的意思,反映了诗人对历史沧桑的感慨
【注释】 山满楼:指楼高,即山楼。岚翠:山岚青翠之色。 王孙:旧时指贵族子弟。题墨:在壁上作画题诗。 风骚坛坫:指才子佳人之聚会场所。浮沤:水泡。 【赏析】: 这是一首咏怀之作,借写景抒怀,表达作者对于世态炎凉的感慨。 首句“山满楼”,写山楼之高,也寓含了诗人对世事的感慨之情。第二句“楼面青山”,则更突出了山楼与青山浑然一体的景象。第三句“不见王孙旧题墨”,表达了诗人感叹自己生不逢时的悲凉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