浑沌无端窍凿开,古愁莽莽泄胚胎。
种从黄土抟时下,蔓遍红尘界里来。
酒泻长河浇不尽,灰经百劫积成堆。
分明天地为炉后,铸出人心领受该。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名作《言愁二首》之一。下面我将逐句解读这首诗的内容,并附上相应的译文和注释。
我们来看第一句:“浑沌无端窍凿开,古愁莽莽泄胚胎。”
- 浑沌:这里指的是混沌未开的宇宙状态,用来形容事物最初的样子。
- 窍:孔穴。
- 凿开:打破、开辟。
- 古愁莽莽:形容古老的忧愁像莽莽的森林一样无边无际。
- 泄胚胎:泄露出事物的本源或起源。
整句诗的意思是:混沌未开的状态被打破,古老的忧愁像莽莽的森林一样无边无际地泄露出来。
第二句:“种从黄土抟时下,蔓遍红尘界里来。”
- 黄土:这里指的是土地,引申为根基、起点的意思。
- 抟:聚集、堆积。
- 红尘:指尘世、人世。
- 蔓遍:蔓延、扩散。
- 界里:这里指的是世间、人间。
- 这两句的意思是:种子从土地中聚集生长,蔓延开来,遍布人间。
整句诗传达的是种子从土地中生根发芽,然后逐渐扩散至整个世界,象征着生命的延续和成长。
第三句:“酒泻长河浇不尽,灰经百劫积成堆。”
- 酒:这里指的是比喻性的“水”,因为酒可以稀释万物。
- 长河:这里指的是比喻性的时间之河。
- 浇不尽:无法完全冲洗掉。
- 灰:这里指的是比喻性的“尘埃”,因为尘埃会累积。
- 百劫:这里指的是无数个轮回,形容时间之长。
- 积成堆:积累成一堆堆的东西。
这句诗的意思是:即使用无尽的水去冲洗,也无法完全冲刷干净,而尘埃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累积成堆。
第四句:“分明天地为炉后,铸出人心领受该。”
- 分明:这里是明确、明显的意思。
- 天地:这里指的是自然界和人类世界。
- 为炉后:比喻自然和人类世界就像熔炉,不断炼化着万物。
- 铸出:这里是指通过自然和人类的行为塑造、创造出来。
- 人心:人类的情感、思想、道德等内在的部分。
- 领受该:指人类能够接受这些塑造出来的事物。
整句诗的意思是:自然和人类世界就像熔炉,不断地塑造着万物,而人类能够理解并接受这一切。
赏析:这首诗通过对比和隐喻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生命、自然和人类社会的认识。它强调了生命的延续和成长,以及人类在自然和社会中的定位。同时,它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类情感和道德的认同和尊重。这首诗的语言简练而富有哲理,给人以深刻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