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昔吾年十四五,干戈飘荡丁百忧。蹉跎乾荫又旋失,拊我畜我维母留。
时艰斗米钱八百,寻常一饭劳绸缪。生计尽出母十指,机声晨夜无停休。
母病一日废操作,举家饥困啼啾啾。母闻儿啼为强起,机丝重理宵镫篝。
更出看囊钱数个,命市不饦聊充喉。儿既得饱惟慢游,母恐儿贻门户羞。
补缉楹书就外傅,节缩缣帛供束脩。吁嗟呼,母之爱儿无不周,儿之报母无一酬。
白头空洒孤儿泪,江水滔滔不尽流。
【注释】
忆昔:追忆往事。行三首:写自己一生的遭遇和母亲对自己的爱。丁,当。干戈:兵器。飘荡:飘摇动荡。丁百忧:指战乱不断。蹉跎:耽误。乾荫:树荫。又旋失:旋即失去。拊:抚摸。畜我:养育我。维:希望。母留:希望母亲留下。钱八百:指斗米价八百文。寻常:平常。机声:织布机的声响。晨夜无停休:日夜不停地工作。十指:形容母亲勤劳。机丝:机织的线,泛指妇女织布用的线。看囊钱数个:看自己的口袋中有多少钱。命市不饦(huo)聊充喉:买点面食充饥。饦,一种面食。儿既得饱惟慢游:孩子吃饱了就懒散地玩耍。慢游:悠闲地玩。母恐儿贻门户羞:担心孩子将来会因贫穷而使家门蒙羞,即门不当户不对。补缉楹书、外傅;修补房屋墙壁上的字画,请外府官署里的老师来教儿子读书。节缩缣帛:节省丝织品的钱帛供给读书费用。不饦:不买粗劣的食物。供束脩:供给学费。吁嗟呼:感叹词。母之爱儿无不周,儿之报母无一酬:母亲对儿女的爱是无所不周的,而子女报答母亲的却一点也没有,没有一丝回报。白头:指白发。洒:流下。孤儿泪:孤儿所流下的泪。江水滔滔不尽流:像江河水一样源源不断地流去。
【译文】
回忆过去,我十四岁的时候,战争不断,国家动荡不安,家中一片愁苦。我在战场上失去了亲人,母亲抚育了我,希望我能活下去。
那时战乱频繁,斗米要卖八百文,我平时只吃一顿饭都费心费力。为了生存,母亲双手不停织布,日夜劳作。
有一天,母亲病倒了,全家人因为饥饿哭声不断。母亲听到孩子的哭声后,便强忍痛苦起身照顾孩子。我见此情形后,重新整理了织布机上的线,继续织布,为家里挣取一些生活费用。
第二天早晨,母亲拿出几个钱去买了一些面条,勉强填饱了我的肚子。我吃饱后,便开始玩耍起来,不想做功课了。母亲担心我不学习将来会受穷,于是让我去读书。我只好勉为其难地答应下来,并努力学习。然而,由于家境贫寒,我的学费无法支付,只好向老师借钱。
母亲知道我的情况后,决定让我去外地求学,她希望我能通过努力学习改变自己的命运,不再让父母为她担忧。然而,我却辜负了母亲的厚望,未能取得好成绩,让母亲为我感到失望。
母爱的恩情是何等的伟大,而我们作为子女,却无法回报母亲的深情厚意。因此,我决定用一生的时间去努力工作,用自己的劳动去回报母亲对我的养育之恩。同时,我也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为社会做出一份贡献,让自己的生命更加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