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重烟霭望中收,渔网参差古渡头。
木叶凋时孤雁远,月华高处一桥浮。
谢公屐冷山无恙,白傅船空水自流。
话尽凄凉十年泪,秋风残醉卧南楼。

《夜宿山楼》

重重烟霭望中收,渔网参差古渡头。

木叶凋时孤雁远,月华高处一桥浮。

谢公屐冷山无恙,白傅船空水自流。

话尽凄凉十年泪,秋风残醉卧南楼。

注释:

  1. 重重烟霭望中收,渔网参差古渡头。
    重重叠叠的烟雾在远处消失,渔网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古老的渡口上。
  2. 木叶凋时孤雁远,月华高处一桥浮。
    树木落叶时,一群孤独的雁飞得越来越远;月亮升到高空,一座桥在月光下显得更加飘渺。
  3. 谢公屐冷山无恙,白傅船空水自流。
    谢灵运的登山鞋虽然冰冷,但山峦依然完好;白居易乘船离去后,湖水自然流淌。
  4. 话尽凄凉十年泪,秋风残醉卧南楼。
    倾诉着这十年来的凄凉与悲伤,直到最后一滴眼泪都流干了;秋风渐起,带着酒意的我,只能躺在南楼上,任凭思绪随风飘荡。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秋天夜晚景色和心情的诗。首句“重重烟霭望中收”,描绘了诗人站在山楼之上,远远眺望四周的烟雾笼罩的景象。这里的“重重”一词,形象地表达了烟霭缭绕、层叠不绝的感觉,给人以深远而朦胧的视觉印象。

“渔网参差古渡头”一句,诗人的视线从远处转向近处,发现古渡口旁散落着一些渔网。这些渔网的存在,似乎暗示着渔人在夜晚仍辛勤劳作,尽管夜色已深,但他们依然在这片水域上忙碌着。

“木叶凋时孤雁远,月华高处一桥浮。”诗人通过描述秋天树叶凋零、孤雁远飞的场景,以及月光映照下的一座小桥,营造出一种寂静而略带哀愁的氛围。这里不仅展现了季节更迭的自然美,也反映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微妙联系。

第三联“谢公屐冷山无恙,白傅船空水自流。”借用历史上著名的文人谢灵运和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典故,表达了对过往人物的敬仰之情。谢灵运曾以登山赏景为乐,而白居易则喜欢泛舟湖上。诗人在此借用这两位文人的事迹,既表达了对他们的怀念,也透露出自己内心的感慨与孤独。

最后一联“话尽凄凉十年泪,秋风残醉卧南楼。”诗人用“话尽凄凉十年泪”来形容自己在这段时间里的无尽悲伤,泪水几乎流尽,无法再继续诉说。而“秋风残醉卧南楼”则描绘了诗人在这个秋夜中,带着酒意和一丝醉意,独自躺在南楼上的情景。这里的“残醉”二字,既表现了诗人身体的疲惫,也暗示了他内心的挣扎与不舍。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刻画和深情表达,展现了诗人在特定环境下的心境变化和情感波动。诗中的意象丰富而生动,语言简洁而含蓄,充满了哲理性和艺术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