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觞一咏最宜春,秋以为期倍入神。
阅尽炎凉交耐久,撇开雅俗局翻新。
题糕佳节逢今日,画饼虚名愧此身。
饮兴方酣诗导引,如雷惊起蛰虫伸。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与手法赏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全诗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诗句的意思判断其使用的表达技巧,并指出其艺术效果。“一觞一咏最宜春”运用互文的修辞方法,意思是饮酒作诗最好在春天,这里把酒喻为诗。“秋以为期倍入神”意思是以秋天为期,更加入迷。“阅尽炎凉交耐久,撇开雅俗局翻新”意思是经历了世事的冷暖变化,能够忍受,抛开了世俗的偏见,使局面有了新的变化。“题糕佳节逢今日,画饼虚名愧此身”意思是节日里吃糕、画饼是虚假的东西,我愧对这份虚伪的名誉。“饮兴方酣诗导引,如雷惊起蛰虫伸”意思是我喝得正高兴的时候,诗人给我写诗来引导我,就像惊雷一样把我从醉乡中唤醒,使我从沉睡中苏醒过来。

【答案】

【译文】

一杯美酒一句佳话最能体现春天的美,秋天的到来更令人陶醉,沉醉其中使人忘乎所以。经过世态炎凉的磨砺而变得坚强不屈;摆脱世俗观念的束缚而使自己有新的面貌,这是值得庆贺的事情。在节日里吃糕、画饼都是虚伪的东西,而我愧对这份虚伪的名誉。喝得正高兴的时候,诗人给我写诗来引导我,就像惊雷一样把我从醉乡中唤醒,使我从沉睡中苏醒过来。

注释:

一觞(sāo):指酒杯。一咏:即咏,吟诵。这句说:一杯美酒,一句佳话最能体现春天的美。

秋以为期:以秋天为期,加倍地陶醉于其中。

局翻新:打破陈规陋习。

题:此处应指做诗填词。糕、饼:都是节令食品。

虚名:空名。

方:才,刚刚。

酣:畅快。

诗导引:即以诗作引导。如雷:形容声势大。惊起:使……惊醒。蛰虫:冬眠的昆虫。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70岁初度时所作的自述诗。前四句写自己饮酒赋诗的乐趣,后四句说自己在酒宴上受到诗的启发,犹如被惊雷所震而醒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