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老闲身一死生,故人况有故乡情。
芙蓉不解留王迥,鹦鹉何妨殉祢衡。
短棹萧凉邀月色,新篇悲健杂江声。
旧游难访洪厓洞,西望长嗟泪满缨。

【注释】

  1. 匡山:即匡庐(今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别称。
  2. 芙蓉:荷花。王迥:晋代王献之,字子敬。他与谢安、孙绰同游庐山,见一道士在岩石上植芙蓉,便要王献之为它题诗,王献之写了一首《芙蓉赋》,谢安读后赞叹不已。
  3. 鹦鹉:东汉末年祢衡,才华卓绝但遭谗言而死。祢衡曾作《鹦鹉赋》,以自喻,后被曹操的手下所杀。
  4. 洪厓洞:指洪州(今江西南昌市)的西山。
  5. 西望:向西眺望。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初到武昌时所作,表达了作者对故人的思念之情。首联“投老闲身一死生,故人况有故乡情”,意思是说,我如今虽然年老体衰,但是想到死和生都无所谓了,因为我还有故人啊!这里的“投老闲身”是指诗人已经厌倦了官场生活,决定退隐江湖。而“故人”则是指他的老朋友。诗人用“一死生”来强调他对故人深深的思念和牵挂,因为在他的心中,故人就是他的生命的一部分。第二联“芙蓉不解留王迥,鹦鹉何妨殉祢衡”,则是诗人对故人的赞美和怀念。他认为,王献之和祢衡都是才高八斗的人,他们都不应该被世俗的眼光所束缚,都应该自由地发挥自己的才华。这里的“芙蓉”和“鹦鹉”分别代表了王献之和祢衡。诗人用“芙蓉不解留王迥,鹦鹉何妨殉祢衡”这句话,表达了他对这两位故人的深深怀念和敬仰。最后两句“短棹萧凉邀月色,新篇悲健杂江声”,“旧游难访洪厓洞,西望长嗟泪满缨”,则是诗人对自己未来的展望和感慨。诗人希望他在新的工作岗位上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同时也希望能够有机会回到家乡看望故人。然而,现实却是他难以实现这个愿望,只能通过诗歌来抒发自己的情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