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家屋角树扶疏,纸阁萧然一榻虚。
墙缺暂教浓绿护,漏痕都似硬黄书。
悬河喜听乡人语,掀淖重邀长者车。
舍北炊烟多未起,官贫敢叹食无鱼。
首先呈现的是诗句,紧接着是对应的译文和注释。
辛酉夏日苦雨(注:辛酉年,即1681年,农历六月,苦雨指的是连续不断的阴雨天气) 陶家屋角树扶疏,纸阁萧然一榻虚。
【注释】陶家:诗人自指,这里特指自己居住的房屋。屋角:房屋的角落。树扶疏:形容树木繁茂的样子。纸阁:书斋,此处借指读书的地方。萧然:空荡、清静。一榻虚:表示房间内没有书籍可读。
译文:我住在房角的树上,屋子虽大却空无一物。
墙缺暂教浓绿护,漏痕都似硬黄书。
【注释】墙缺:指房屋的墙壁因长期被雨水侵蚀而出现缝隙。浓绿:形容树木茂盛,为房屋挡住了风雨。暂:暂时。教:帮助。硬黄书:形容雨水在墙上留下的痕迹如同黄色的字迹一般,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
译文:墙壁上的裂缝暂时被茂密的绿叶所遮掩,雨水在墙上留下了一道道痕迹,就像黄色的字迹一样明显。
悬河喜听乡人语,掀淖重邀长者车。
【注释】悬河:比喻河水高悬流淌,此处可能指大雨倾盆而下。乡人:指居住在附近的村民。语:说话。掀淖:指蹚水而行。长者车:指马车,通常用于载运老人和尊贵的客人。
译文:听着乡人们的谈话,心中感到喜悦。邀请村里的长者一同乘坐马车前往避雨。
舍北炊烟多未起,官贫敢叹食无鱼。
【注释】舍北:指作者自己的住所,位于房子的北边。炊烟:做饭时冒出的烟雾。多未起:很多都没有升起。官贫:指官员的俸禄微薄。敢:岂敢。敢叹:怎敢感叹。食无鱼:意为食物中没有鱼,暗示生活贫困。
译文:我的住处北面没有升起炊烟,因为家里贫穷所以不敢感叹自己连鱼肉都没有。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夏月苦雨中的所见所感。首句“辛酉夏日苦雨”直接点明了时间与天气状况,为整首诗奠定了背景。接下来的几联,通过细腻的笔触刻画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
- “陶家屋角树扶疏,纸阁萧然一榻虚。”描绘了作者家屋角的繁茂树木与书斋的空旷景象。这里的“树扶疏”和“纸阁”分别代表了自然景观与人文环境,形成鲜明的对比。
- “墙缺暂教浓绿护,漏痕都似硬黄书。”进一步描绘了大雨如注的情景,以及雨水在墙面留下的印记。这里的“浓绿”和“硬黄书”形象生动,富有画面感。
- “悬河喜听乡人语,掀淖重邀长者车。”展现了作者与村民的交流以及对长者的尊重。这里的“悬河”可能暗指暴雨连绵,而“掀淖”则形象地描述了蹚水前行的场景。
- “舍北炊烟多未起,官贫敢叹食无鱼。”反映了作者对生活的无奈与感慨。这里的“舍北炊烟”既是一种象征,也表达了对家庭温暖的期望,而“官贫”则揭示了作者的生活困境,使得他对食物的匮乏更加敏感。
这首诗以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想情感,展现了作者在逆境中的生活状态和个人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