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陵多妙句,气压鲍参军。
旗鼓知无敌,推敲兴不群。
君方歌白雪,天亦酿彤云。
三复盥薇罢,芬芳齿颊曛。
【注释】
培才:指诗人自号。鲍参军:《三国志》中记载,东吴大将陆逊在孙权称帝后,曾以诗作《登大雷岸与妹书》寄给兄长陆机,其中“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一句,被后人称为“鲍参军体”。再和:指诗人对友人的回复。叠韵:诗歌的一种格式,即上下两句押同韵。奉答:敬辞,用来表示恭敬地回答。东陵:指作者的家乡,今江苏无锡市。多妙句:有许多美妙的句子。气压:压倒。鲍参军:东晋诗人鲍照,字明远,世称鲍参军,是当时有名的文人。旗鼓:古代作战时用以指挥进退的旌旗和战鼓。知:知道。有谁。推敲:指苦思冥想。兴:兴致。不群:与众不同。君方歌白雪,天亦酿彤云:你正在歌颂着纯洁高雅的白雪,天空也酝酿着彤红的朝霞。三复盥薇罢:经过再三的反复吟咏《诗经·卫风·硕鼠》中的诗句“采薇采薇,薇亦作止”,终于觉得它芳香可口。
【赏析】
这首酬答诗作于唐肃宗至德二载(757)。诗人当时正因事受贬,心情抑郁。友人来信称赞他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并要他回赠一首,诗人便写了这首七绝相答。此诗一开篇就赞颂朋友的才华出众。全诗四句,每句七个字,共二十八个字,音节匀称。第二句写自己的感受,第三、四句写朋友的感受。
首句开门见山,赞扬了对方“妙句”的惊人之处;二句则表明自己虽然“气”压鲍照,但也有自己的独特风格,并非无足轻重,更不是自惭形秽。这两句诗,既表现了诗人的自信和自豪,也显示了他谦虚好学的性格。
三四两句写两人都喜爱推敲琢磨,但各有千秋。“旗鼓知无敌”,意思是说对方在用兵作战上,已经达到了无人能敌的地步;“推敲兴不群”,则是指我在构思写作上,也有独到之处。这样一比,不但突出了各自的特点,而且显出了双方的友好感情。
最后两句是对前面内容的小结。“君方歌白雪,天亦酿彤云。”这两句诗,不仅写出了自己和友人的爱好不同,而且也表明了两人的不同性格。“歌白雪”者,意在追求纯洁高雅;“酿彤云”者,则指希望国家昌盛,天下太平。
这首诗是诗人在收到友人的来函之后所作的回信。诗人在信中称赞友人的诗才,同时对自己的诗才也毫不谦虚,表示愿意接受友人的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