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线频劳岁月淹,桃符又见换茅檐。
爱随佳客谈风月,赖有山妻任米盐。
书到岁除无意读,酒因寒重每呼添。
牛医狗盐凭人唤,如此襟期未敢嫌。
针线频繁劳碌岁月淹,桃符又见换到茅檐。
爱随佳客谈风月,赖有山妻任米盐。
书到岁除无意读,酒因寒重每呼添。
牛医狗盐凭人唤,如此襟期未敢嫌。
释义:在丙戌年末之际写下了这些诗句。诗中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家人的感激之情。他感谢妻子的辛勤付出和家人的陪伴。同时,他也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和信心。
针线频劳岁月淹,桃符又见换茅檐。
爱随佳客谈风月,赖有山妻任米盐。
书到岁除无意读,酒因寒重每呼添。
牛医狗盐凭人唤,如此襟期未敢嫌。
针线频繁劳碌岁月淹,桃符又见换到茅檐。
爱随佳客谈风月,赖有山妻任米盐。
书到岁除无意读,酒因寒重每呼添。
牛医狗盐凭人唤,如此襟期未敢嫌。
释义:在丙戌年末之际写下了这些诗句。诗中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家人的感激之情。他感谢妻子的辛勤付出和家人的陪伴。同时,他也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和信心。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的赏析。首先理解诗意,然后把握其内容,再体会诗人的情感。解答时注意结合诗句分析。“幽怀常怕负芳辰,又见花飞一半春”的意思是:我常常担心自己不能珍惜这难得的好时光,因为看到春天已过去一半了。“醉病支离慵把酒,交情疏落不如人”的意思是:我因酒醉而身体不适,懒得喝酒,友情淡薄,比不上别人。前两句写景,后两句写情,写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无奈。 “黄莺绕树声犹涩
【注释】: 昔贤(指过去那些贤明的诗人): 觞咏:在亭子饮酒赋诗。觞,酒杯;咏,作诗歌。 雅集:高雅的聚会。 尚留:仍然保留。 千年(一千年): 时间长久到可以与古代相媲美。 兵戈(兵器和战争):指战争。 两湖双镜白:指西湖和洞庭湖,像镜子一样清澈见底。 一雨(下一场雨)众山青:下了一场雨,山上的树木、花草都变青了。 名(名声或名气)与辛峰永:名声和山峰永远存在。 辛峰,即虞山
``` 虎邱怀古(乙丑) 百尺深池剑气秋,名山虎踞竟成邱。 夫差岂为西施败,勾践偏从文种谋。 霸业已销香草径,美人犹荡木兰舟。 锦帆当日游何处,斟酌桥头水自流。 赏析: 《虎邱怀古》是清朝诗人方仁渊的作品,描绘了虎丘的壮丽景色及历史沧桑。全诗通过对虎丘自然景观与历史的深刻描绘,表达了对过往英雄事迹及其兴衰更替的感慨。 首句“百尺深池剑气秋”,以“剑气”象征虎丘的雄壮与威严
【注释】 己酉:初夏。吴品三:诗人的朋友。破山寺:位于安徽和县。传戒:佛教僧侣传授戒律的仪式。步常尉韵索和:步常,指唐代诗人杜甫。索和,即应声。 二首:这是第二首。 其二:此诗之次韵作答。乙丑:作者生日为正月初七,乙丑即正月初七。 【赏析】 《和吴品三游破山寺观传戒》是北宋文学家王安石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该诗描写了在破山寺观看传戒仪式的场景,表现了寺庙的宁静以及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之情
【注释】乙丑:指宋神宗熙宁七年(西元一〇七四年)。 【赏析】此诗是诗人在朋友张君剑南示其手抄的诗集时,题写二律以记感怀之作。诗分两首,此为第二首。全诗抒发了诗人对友人旧日友情的怀念及今昔之异的感慨。 “脱手千篇易”,言手抄的诗集,随手可得,轻易地可以脱手而出,而自己却难于得书。 “赏心两字难”,言赏心悦目的诗句,难以写出。“两字”是指“赏心”。 “诗情前日意,姓氏古人看”,言诗人当年所抒发的诗意
【注释】己酉:即宋孝宗淳熙十五年(1188)夏。初夏:指农历四月初。偕:和。吴品三:作者的朋友。破山寺:在浙江绍兴市西北的兰亭附近,为南朝梁时所建。观传戒:参加僧人受戒仪式。步常:步,动词。尉,官职名。步常尉,是宋代对地方官的一种美称。韵索和:以韵相和。次韵:用原诗的词句、韵脚作诗。奉答:恭敬地答复。二首:此诗共有两首。其一:乙丑。 【赏析】此诗描写初夏游破山寺的情景。全诗写景抒情,意境清幽
这首诗是张君剑南送给作者的,诗中有“故人皆鹤化,余我尚龙钟。相对情无限,推缄泪满胸。”等句子,这些句子都表达了对过去岁月和逝去的朋友的怀念之情。 译文: 《其一》 一本都是老朋友,如今又重逢。 非常感谢您,能勤阐发功。 所有老朋友都去世了,只有我还在世上,因此写了两首律诗以表达我对过去的感受。 注释: (1) 一编都旧雨:意思是说这本诗集都是过去的老朋友写的,像下雨一样多。 (2) 今日忽重逢
霜里精神雨里姿,西风料峭挺寒枝。 不分花淡还人淡,直信开迟亦落迟。 品逸最宜松作友,节高只许竹相师。 南山近日多佳色,看罢归来月满墀。 【注释】 霜里:指菊花在霜中开放。 “西风料峭”句:形容菊花傲然屹立于寒霜之中。料峭:料峭的秋风。 “直信”句:认为菊花开得晚,但凋谢也迟。直信:直率地相信。 “品逸”句:以松树为友。松柏常青,象征坚贞。 “节高”句:以竹子为师,竹子经冬不凋,象征坚贞。
我们逐句分析这首诗: 1. “壮不加鞭老可知”: - “壮”指年轻时。 - “加鞭”通常指鞭策自己,这里比喻为不断努力。 - “老可知”意味着随着年龄的增长,自然知道何时应该停止。 - 注释:随着年轻时期的不断努力,到了老年自然会明白何时该停下来。 2. “行年四十竟如斯”: - “行年”指的是年龄或岁月。 - “竟”是最终的意思。 - 这句诗表达的是到了某个年龄阶段,自然会有所领悟
注释: 野圃:指野外的园地。陶家:这里指陶渊明,陶潜,诗人自比。杜老:指杜甫,诗作多。鏖战:猛烈战斗。秋:指秋天的风。冷笼:形容雨冷气密的样子。重阳:指农历九月初九,为传统的重阳节。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菊花的赞美。首联写菊花的傲霜之姿;颔联写菊花的高洁品格和诗人对它的赞赏;颈联写菊花在秋风中摇曳的姿态和细雨中凝聚成烟的景象;尾联抒发诗人再次登高赏菊的豪情。全诗语言优美,意象鲜明,富有诗意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全诗内容的基础上,理解诗句的含义,体会诗歌的思想情感,并结合诗句体会表达技巧。 “昔年莲蕊满池中”,写昔日莲花的盛开盛况。“斗艳争妍”是说莲花在盛开时,竞相向人们展示自己的美丽和艳丽,用“向晚风”来烘托,显得更加鲜艳夺目,更显出了莲花的美。 “清风已生双璧合,名花喜放两心同”,“清风”是喻意,指诗人对莲花的喜爱之情
赵君坚兄属题瑞莲图勉成两律即希指正 西郭名园十亩开,波光倒影浸楼台。 辞官陶令维栽柳,遁世林逋喜种梅。 绿水绕城穿宅去,青山如客上堂来。 拈花丈室无馀事,始识人间有辨才。 注释: 1. 西郭名园十亩开:西郭是地名,名园是园林的意思。十亩是指园林的规模。 2. 波光倒影浸楼台:波光是水中的光影,倒影是指在水中的影子。浸楼台是指楼台被水面覆盖,看起来像在水下一样。 3. 辞官陶令维栽柳:陶令是陶渊明
``` 曾君圣与从礼围回避归来,相见于虚廓园,以途中积诗见示,奉赠二律·其二 瘦石孤松手自栽,此心何处不春台。 人当木槛摊书坐,天放山城入画来。 落拓一身无俗韵,交游四海仰清才。 绘图我欲供摩诘,展卷相亲日几回。 赏析: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方仁渊的作品,描绘了一幅充满自然美和人文情怀的画面。首二句“瘦石孤松手自栽,此心何处不春台”通过生动形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
【译文】 丁亥年(农历正月初九)人日节由家赴虞,寄怀刘石香 不悔风尘仆仆行,身怜身世比鸥轻。 愧无雅量心难远,差喜论交眼尚明。 旧雨最怀刘梦得,新诗好似李长庚。 岁除寄我盘椒句,深逾桃花潭水清。 【注释】 丁亥:唐德宗贞元四年,即公元788年。 家:指刘石香家。 虞:地名,今属浙江绍兴诸暨市。唐代诗人白居易曾于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至二十八年(公元740年)两次被贬为江州司马,后任越州刺史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题为《游西子湖至平湖秋月》。 诗句释义: 1. 白公堤上暖云蒸,春水平湖澈底澄。 - “白公堤”是指白居易在杭州修建的堤坝,用以防洪。 - “暖云蒸”形容春天时,堤上的雾气和云朵温暖而湿润。 - “春水平湖澈底澄”描绘了春天湖水清澈透明的情景。 2. 山色晴飞满楼翠,天光倒影一壶冰。 - “山色晴飞满楼翠”形容山上的景色明媚。 -
三潭映月 山光湖影两徘徊,曲折亭台映水开。 画舫载将裙屐至,疏钟穿过藕花来。 潭清惟有邀明月,地静曾无到俗埃。 幽境最宜佳士隐,孤山应有惠思才。 译文: 山光湖水相映成趣,亭台楼阁倒影水中。 乘坐画舫欣赏美景,听到远处传来寺庙的钟声。 清澈的湖面只能邀请月亮,宁静的环境从不打扰世俗。 幽美的环境最适合隐居生活,也许孤山上的慧思和尚会喜欢。 注释: 1. 三潭映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