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皇承金瓯,圣智神清明。百工思亮弼,四海观升平。
如何峤西县,黄巾起微民。元年辛亥春,我从丞相行。
六月朔四日,桂州入元旌。是日贼返走,中平还紫荆。
震威千里外,追逐可成禽。况我有前覆,象州曾驻兵。
何为金鸡战,偏师匿州城。大令敢辄挠,诸军乱旗枪。
是时向与乌,威声犹埒勍。两军相先后,及贼青山坪。
一战贼负嵎,恃险螳臂摚。双髻矗后户,宣墟厂前庭。
十日猪崽夺,蝥弧夜先登。将军落天上,卷甲势岂停。
悖哉都护谁,不鼓从而钲。花雷走群凶,风门奋空霆。
宣墟贼为巢,四围踞溪塍。围师岂不周,向后乌前营。
半月又蹉跎,孔村惜虚声。自兹乌向隙,贼逸由双鹏。
乌南又三匝,北师气徒增。官村怒焚舟,一蹶愤且婴。
贼得徜徉去,蒙州踏堑坑。南师逡巡及,涂詈闻蚩儜。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前出塞九首》之一,其中“书愤”一首,是杜甫借咏边塞战争来抒发他忧国忧民、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
诗的原文如下:
吾皇承金瓯,圣智神清明。百工思亮弼,四海观升平。
如何峤西县,黄巾起微民。元年辛亥春,我从丞相行。
六月朔四日,桂州入元旌。是日贼返走,中平还紫荆。
震威千里外,追逐可成禽。况我有前覆,象州曾驻兵。
何为金鸡战,偏师匿州城。大令敢辄挠,诸军乱旗枪。
是时向与乌,威声犹埒勍。两军相先后,及贼青山坪。
一战贼负嵎,恃险螳臂摚。双髻矗后户,宣墟厂前庭。
十日猪崽夺,蝥弧夜先登。将军落天上,卷甲势岂停。
悖哉都护谁,不鼓从而钲。花雷走群凶,风门奋空霆。
宣墟贼为巢,四围踞溪塍。围师岂不周,向后乌前营。
半月又蹉跎,孔村惜虚声。自兹乌向隙,贼逸由双鹏。
乌南又三匝,北师气徒增。官村怒焚舟,一蹶愤且婴。
贼得徜徉去,蒙州踏堑坑。南师逡巡及,涂詈闻蚩儜。
译文如下:
我皇承受着金碗一样的美好江山,圣明睿智,清明神圣。百工思念贤良辅政的人,四海太平。
怎么想到偏远的西县,有黄巾义军起事,百姓遭难。一年辛亥春,我跟随丞相出征。
六月初一四日,桂州被贼军攻占。这天贼军撤退,我军回到紫荆关。
我军威震千里之外,追逐敌人可捉到擒获。何况我有先例,象州以前驻扎过兵马。
为什么偏师隐藏在州城里作战?主将竟敢随意挑衅,使全军混乱。
这是当时朝廷与乌合之众对峙,双方威势相当强劲。两军相互进退,直至到了青山坪才决战。
一场战斗贼军凭借险要地形顽强抵抗,他们依靠地势像螳螂举起前肢一样。
我军十天内接连夺取胜利,晚上就登上了敌人的阵地。将军从天上落下,全军卷甲疾驰。
这是多么愚蠢的主将啊!他为什么不擂鼓反而敲钲呢?敌人就像狂风暴雨般逃走。
敌军占领了宣墟的营地,四面围攻我们的军营。我军围攻敌军不严密,退守到后面去。
过了半个月仍然不能取胜,只有叹息而没有声音。自从这次战役以后,贼寇就乘机逃走了。
我军追到乌南又转了三圈。北边的敌军士气大增,我军却损失惨重。
官村的士兵愤怒之下烧了船只,我军失败后满腹愤恨无处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