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来停棹傍茶庵,镫火人家炤碧潭。
恰似吴娘好眉黛,语儿泾畔月初三。
【注释】
庚戌:指宋神宗熙宁九年(西元一〇七六年)。吴:指苏州。茶庵:茶馆。茗,即茶。停:停留、停泊。棹:船桨。照碧潭:照映在清澈的池塘里。好:美好。语儿泾畔:指女儿嫁后在泾县一带。泾:今安徽省泾县。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于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自苏州返回越州(今浙江绍兴)嘉禾道中时所写。《全唐诗》收编此诗,题下注:“乙巳(西元一〇七八年)三月五日,自苏州至嘉禾,道中作”。从诗意来看,这是写一位妇女在茶馆里与丈夫话别的情景,表现了妻子对丈夫的依恋之情和对即将离别的丈夫的深情思念。
诗的首句“晚来停棹傍茶庵”是交代送别的时间地点,点出送别的人物。“茶庵”,是指卖茶的小屋,这里泛指茶馆之类地方。第二句“镫火人家炤碧潭”,写停舟后所见之景。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傍晚时分,诗人停船靠岸,来到一个茶馆,见到屋里灯火通明,照映在清澈的池塘里。第三句“恰似吴娘好眉黛”,是描写这位女子的特征和她的神情。吴娘,指的是苏州一带的女子。“好眉黛”,是指女子美丽的眉毛。第四句“泾畔月初三”,写女子与她的丈夫话别的情景。泾水发源于陕西中部偏北的子午岭,流经泾县入巢湖,所以称泾为“泾水”。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她与丈夫话别的地方是在泾水岸边。
此篇写情细腻动人,用笔轻婉含蓄,语言自然清新,读来令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有如身临其境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