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松攫立龙腾霄,枫榈百卉迷烟梢。
大山小山峘霍交,熊罴生蹲虎豹豪。
伊谁卜筑青山坳,茅亭磴侧行探樵。
山根曲折烟江遥,江行欲上青天高。
横江幽绝来轻舠,前山落日方归潮。
司农水墨传家法,腕底层云起飘忽。
千回万叠给皴刷,积翠浮空来合沓。
晚来赋色尤神异,淡赭萧然见山骨。
苍润雄深世有无,古人不见谁痴迂。
我家山水真蓬壶,黄埃钝迹游天都。
西峰一角青满湖,空斋雪壁神相娱。
谁言仰屋沈忧地,犹有瀛洲方丈图。
【注释】
麓台司农浅绛山水:浅绛画,以赭石为主色,多用淡色渲染,画面层次丰富而富有变化。司农,即司农寺,是皇家园林,位于北京西郊,是元、明两代帝王的行宫,也是明代皇族居住的地方。此诗为作者在西山一带游观时所作。
长松攫(jué)立:树根盘曲向上伸展的样子。龙腾霄:形容树势高壮雄健,好像龙一样腾空而上。枫榈:指枫杨树的叶子和果实。百卉:各种花草。迷烟梢:被烟雾笼罩。
大山小山峘(yéng)霍交:大的山与小的山交错排列。熊罴生蹲虎豹豪:描绘了山林之中,熊虎豹等凶猛禽兽出没的景象。
伊谁卜筑青山坳:是谁在那里修筑了一座山间小屋呢?
茅亭磴(dèng)侧行探樵:一个草屋旁,有山路蜿蜒而上,去探寻砍柴的人。
山根曲折烟江遥:山根弯曲,远处的江水云雾缭绕。烟江:雾气笼罩的江水,亦作“杳霭”。
横江幽绝来轻舠(zhōu):横卧在江中的小船,在寂静幽深的江水中显得格外轻盈。
前山落日方归潮:前边的山头夕阳刚落下,江上潮水正涨起。
司农水墨传家法:司农寺的画风是继承家传的。腕底层云起飘忽:笔触下层层叠叠的云彩,仿佛要飘动起来。
千回万叠给皴(cǔn)刷:层层叠叠的山石,用笔勾勒出来。积翠浮空来合沓:山峦叠嶂,青翠的草木漂浮在天空中。
晚来赋色尤神异,淡赭萧然见山骨:傍晚时分,色彩特别神奇,淡淡的赭色中透出的山石轮廓清晰可见。
苍润雄深世有无:山石的苍润深厚,雄浑深远得连世界都消失不见。
古人不见谁痴迂(xū):过去的人没见过这样的山石,谁会认为它太痴傻而迂腐呢。
我家山水真蓬壶:我家的山水真是蓬莱瑶池一般的美丽。黄埃(yáng huī)钝迹:尘土飞扬,足迹留于地面。游天都:漫游天界。
西峰一角青满湖:西山的峰尖部分,一片青翠覆盖着湖水。空斋雪壁神相娱:空寂的书房中雪白的墙壁,仿佛神灵在其中嬉戏。
谁言仰屋沈忧地:谁说我因为房屋低矮而忧愁?犹有瀛洲方丈图:还有瀛洲和方丈岛的图画。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小诗。诗人在西山游览时,面对壮丽的景色,不禁感慨万千,于是挥毫泼墨,将眼前的美景描绘下来。这首诗通过对西山美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首联写西山之景。诗人描绘了西山上的长松挺拔、枫杨树繁茂、山峰峥嵘、江水蜿蜒等自然景观。这些景物共同构成了西山独特的自然风光,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颔联写西山之景的细节。诗人进一步细化了前面的景物,如树木、岩石、动物等,都栩栩如生。这一联不仅描绘了西山的自然风貌,还体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细致观察和深刻理解。
颈联写西山之景的变化。从山脚到山顶,景物不断上升,形成了一种由低到高的视觉效果。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感悟,即人生就像登山一样,只有不断努力攀登,才能达到更高的境界。
尾联写西山之景的情感寄托。诗人将自己比作仙人,居住在西山的仙境中。这一联不仅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还体现了诗人对自由、独立精神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西山美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同时,诗人在描绘中也融入了自己的情感和思考,使这首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