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时已震,先出魁与莹。蠢兹弹丸邑,贼备原可乘。
其如南北师,弃甲同执冰。从容贼沟垒,弥月经营成。
王怒始赫然,帅旗肃亲征。师行百里驻,都荔息抢攘。
十月日将晡,军门来渥赪。病余走伛偻,一旅请南荆。
中枢夜集议,诘旦军为惊。果然孟明将,指挥藐鲵鳄。
一战龙潭复,再接横岭清。飞腾十三捷,万众欢雷鸣。
奈彼负固力,岂能徒搏胜。中军愤且前,见贼贼愈轻。
况令南北师,转益水火争。群旅又募充,如蜩螗沸羹。
待彼窜而击,斯言岂无徵。矧当积月雨,贼已空瓶罂。
攻坚讵弗力,铤险殊未惩。二月始生魄,龙寮夜开扃。
三伏计已虚,追击犹当能。古束尾而及,贼尸戮如京。
前徒虽出险,荒缴失仓庱。我复两翼前,张刘若张罾。
谁令雾雨中,山蹊鼓而升。兵家有死地,大覆蛮山陉。
【解析】
此题考查诗歌的赏析,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诗句体会诗歌的表现手法。要着重分析精彩生动的诗句,通过反复诵读,领会其妙处。“桂林时已震”的意思是:桂林地区已经受到震动。“蠢兹弹丸邑,贼备原可乘”的意思是:这个弹丸之地,敌人可以乘机进攻。
【答案】
①这首诗是杜甫在安史之乱爆发后所作,当时他正在桂林(今属广西)避难,写自己被迫流亡的生活和对朝廷军队的失望。②前四句描写了战争的激烈和朝廷军队的失利。③五至八句写了唐玄宗派郭子仪、李光弼等人带兵讨伐叛军,结果大败而归,进一步加深了诗人对国家前途的担忧。④九至十四句写了唐军收复长安后,肃宗任命郭子仪为朔方节度使,准备继续讨伐安庆绪,但因朝中大臣意见不同,战事又起。⑤十五至二十句写诗人看到肃宗的决策,深感无奈。⑥二十至二十五句写诗人看到朝廷军队连战皆败,内心十分悲愤。⑦二十六至三十二句写诗人看到唐军收复洛阳,又感到无比欢喜。⑧三十三至三十六句写诗人在长安生活,感慨万千。⑨三十七句回到开头。⑩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不安,也反映了诗人对唐王朝的忠诚和爱国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