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勒高峰像宛然,坦怀趺坐众峰前。
烟云久饫彭亨腹,文字谁劖混沌天。
山半僧归犹喜客,松阴榻静且逃禅。
午钟一饭山蔬饱,乘兴还寻十丈莲。
弥勒峰
弥勒峰巍峨挺拔,如同一幅宛然的图画。他坦怀趺坐众峰之前,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气质和风范。
译文:
弥勒峰巍峨挺拔,如同一幅宛然的图画。他坦怀趺坐众峰之前,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气质和风范。
注释:
- 弥勒峰:指弥勒山,位于中国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宾川县。山峰雄伟壮丽,是大理地区的名胜古迹之一。
- 宛然:形容非常逼真、仿佛真实存在的样子。
- 坦怀:心胸开阔、无拘无束。
- 趺坐:盘腿坐下,是一种修行的姿势。
- 彭亨:地名,指云南西部边境的一个地区。
- 文字谁劖混沌天:意思是谁能在混沌未开的宇宙中留下文字呢?这里用来形容弥勒峰的高大威武。
- 山半僧归犹喜客:意思是当一个僧人从山林里回来时,仍然对来访的客人感到高兴。
- 松阴榻静且逃禅:意思是当松树的阴凉下,僧人安静地休息,可以暂时忘却尘世的纷扰,进行修行。
- 午钟一饭山蔬饱:意思是在寺庙里听到中午的钟声,可以吃到山中的蔬菜,感受到一种满足和快乐。
- 乘兴还寻十丈莲:意思是随着心情的舒畅,再次去寻找那传说中的十丈高的莲花。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弥勒峰的描绘,展现了其雄伟壮丽的景象和超凡脱俗的气质。诗人通过对峰峦的描述,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对修行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中也蕴含着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如“文字谁劖混沌天”,意味着真正的智慧是无法被文字所表达的;而“乘兴还寻十丈莲”则体现了诗人随遇而安、追求精神自由的人生态度。整首诗既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又具有深刻的哲理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