祠堂突兀倚江开,瞻拜空余海燕哀。
只道主由金镜致,岂知兵为玉环来。
文章自昔传徐碣,香火常新傍舜台。
风度依然凭想像,停舟一荐渚蘋回。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律诗,作者张大千。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译文、注释以及赏析:

诗句解读与译文

  1. 祠堂突兀倚江开:描述祠堂在江边的景色和位置,突出其突兀和壮观。
  2. 瞻拜空余海燕哀:表示诗人站在祠堂前,只能仰望天空中飞翔的燕子,感受到它们的悲伤。
  3. 只道主由金镜致:认为这座祠堂的主因是由金国(或类似政权)所赐。
  4. 岂知兵为玉环来:没想到战争是因为唐朝的杨贵妃(杨玉环)而起。
  5. 文章自昔传徐碣:提到徐碣,一个古代文人,他的文学成就被后人传颂。
  6. 香火常新傍舜台:指祠堂香火旺盛,常有新的信徒前来参拜。
  7. 风度依然凭想像:即使时光流转,但人们仍可以根据想象来感受那些历史人物的风采。
  8. 停舟一荐渚蘋回:诗人停船欣赏周围的自然风光,看到岸边的蘋菜随风轻轻摇曳。

注释

  • 张文献公祠:指的是一座供奉着某位历史人物的祠庙。
  • 海燕哀:燕子因天气寒冷而飞离,象征着诗人的孤独感和悲哀。
  • 金镜致:可能是指金国赐予的恩惠或荣耀。
  • 玉环来:指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故事,杨贵妃以“玉环”著称。
  • 徐碣:可能是一位唐代的文人墨客,其文才被后世传颂。
  • 舜台:传说中的舜帝陵墓所在地,这里用作象征性的地点,暗示祠堂的历史渊源。
  • 风韵:此处可能指历史上的人物风采。
  • 停舟:诗人停下船只,可能是为了休息或者欣赏风景。
  • 洲蘋:水中的蘋菜(一种水生植物),随风摇曳,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历史悠久的祠堂,通过对祠堂周围环境和历史典故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岁月的回忆与感慨,以及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诗中融入了对历史的思考和对自然美的赞美,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造诣。整体上,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历史的沉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