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山望不极,山背画阴阳。
断涧穿云黑,长城界树黄。
地悬惟鸟道,天尽即龙荒。
一眺无中外,空烟点点苍。
诗句注释及赏析:
- 登平山顶 - 描述诗人攀登到平山之巅的情景。
- 平山望不极,山背画阴阳 - 形容从山顶远眺视野之广,以及山脉背面的形态如同阴阳八卦图般复杂多变。
- 断涧穿云黑,长城界树黄 - 描述山涧和长城的景象,其中断涧(可能指狭窄的山谷)穿过云雾显得昏暗,长城则是黄色边界勾勒出了界限。
- 地悬惟鸟道,天尽即龙荒 - 比喻大地与天空之间仿佛是鸟类飞翔的道路,而天际线则像是无尽的荒凉之地。
- 一眺无中外,空烟点点苍 - 表达站在高处俯瞰四周时,天地之间似乎融为一体,只有飘渺的烟雾点缀着苍茫的天空,强调了高远空旷的感觉。
译文:
登上平山之巅,我放眼望去,但见远方景色如诗如画,难以用言语形容。山脉在远方若隐若现,宛如一幅巨大的阴阳八卦图案,神秘莫测。那断续的山谷间弥漫着淡淡的烟雾,时而消失在云层之后,时而显露出来,如同鸟儿翱翔于天际。远处的长城蜿蜒曲折,勾勒出一片金黄色的边际,犹如一道屏障。天地之间的界限模糊不清,仿佛一切都融为了一体。在这无边无际的视野中,只留下飘荡的淡淡烟雾,点缀着那辽阔的天空,让人感受到一种空灵而宁静的美。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平山之巅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和独特审美。首句“登平山顶”直接点题,引出了整首诗的主题。接下来的四句,诗人以丰富的想象力和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平山之巅的壮丽景色和深远意境。通过“平山望不极”等词句,诗人表达了对自然景观的赞叹和敬畏之情;而“断涧穿云黑,长城界树黄”等句,则运用了夸张、借代等手法,将平山之巅的景色描绘得栩栩如生。最后一句“一眺无中外,空烟点点苍”,更是以简洁的语言,总结了全诗的主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无限感慨和向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