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米妇,形栾栾。与钱不肯受,乞米声悲酸。两年水灾荡庐屋,三年旱荒断食谷。
生儿四岁良独苦,长食树皮少食乳。可怜不曾识米味,安得香粳洗其胃。
官今与米归作汤,不与饱食聊与尝。
【赏析】
这是一首同情灾民的诗歌。诗中通过写乞米妇的形象,揭露了官府的剥削和灾民的苦难生活,反映了封建社会的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
“乞米妇,形栾栾。”诗人首先描写乞米者的身体状态,以突出其贫穷之状。栾栾形容体态丰满,这里指乞米者的身材丰腴。
“与钱不肯受,乞米声悲酸。”接着诗人描述了乞米者不愿接受金钱,而只是请求食物的情景。这种声音悲酸是因为饥饿所导致。
“两年水灾荡庐屋,三年旱荒断食谷。”这两句描绘了由于连续的自然灾害而导致的饥荒。水灾和旱灾都造成了房屋倒塌和粮食短缺的局面,使人们无法正常生活。
“生儿四岁良独苦,长食树皮少食乳。”诗人继续描述,年仅四岁的孩子已经非常困苦地生活着,他们只能吃树皮,而很少能够吃到母乳。
“可怜不曾识米味,安得香粳洗其胃。”诗人感叹道,孩子们从未尝过米饭的味道,更不用说享受美味佳肴了。他们连最基本的饮食需求都无法满足。
“官今与米归作汤,不与饱食聊与尝。”最后一句,官员们现在将粮食分配给百姓,让他们用这些粮食煮成粥来食用。但是这些粮食并不足够让每个人都吃饱,只是勉强能够满足基本的需求。
整首诗通过对乞米妇的描绘,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会下的阶级矛盾和阶级压迫。同时,诗人通过诗歌的形式表达了对灾民的同情和关心,以及对封建社会的批判和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