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中分越岸沙,春鸿消息路偏赊。
别来何处搴芳杜,相见依然感鬓华。
阮籍垆边堪避世,王尼车上便为家。
对君却掩三年泪,苦竹城头起暮笳。

《祁奕远至钱塘》是明朝诗人毛先舒的作品,诗中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钱塘相聚的情景。下面将这首诗分为四个部分:

  1. 诗句释义
  • “一水中分越岸沙”:描述钱塘江的宽阔和江水与河岸的交汇,象征着分隔两地的愁绪。
  • “春鸿消息路偏赊”:春雁南飞,传递着远方的消息,而诗人却因距离遥远而感到路途漫长。
  • “别来何处搴芳杜”:回忆起离别时的情景,诗人在何处采摘芬芳的花朵来表达思念之情。
  • “相见依然感鬓华”:尽管已经三年没有见面,但见到友人后,仍能感受到岁月在彼此鬓发上留下的痕迹。
  1. 译文注释
  • 关键词注释
  • 中分(分隔)
  • 越岸沙(钱塘江边的沙滩)
  • 春鸿(春天的大雁)
  • 阮籍垆边(指阮籍在酒垆旁避世的场景)
  • 王尼车上便为家(指王维在车上即兴作画的生活态度)
  • 诗句翻译
  • 一条江水将越岸的沙滩分成两边,春天大雁的消息总是来得那么迟。
  • 自从分别后,我在何处去采摘那些芬芳的花朵来寄托我的思念呢?
  • 看到你,我依旧能感觉到岁月在你鬓发上留下的痕迹。
  • 阮籍常在酒垆旁边避世,王维也喜欢在车上即兴作画,我们在这里相聚,就像找到了一个可以安居的地方。
  1. 赏析
  • 情感深度:通过细腻的描述和深情的笔触,表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重逢的喜悦。
  • 意象运用:诗中运用了许多自然景物和历史文化典故,增强了诗歌的艺术表现力。
  • 结构布局:全诗结构紧凑,情感层次分明,由远及近,由虚到实,层层推进,使得诗歌的情感更加丰富和深刻。
  • 语言特色:诗歌语言优美,富有音乐性,读来朗朗上口,给人以美的享受。
  1. 创作背景
  • 作者介绍:毛先舒是明朝时期的文学家,与同时代的其他文人一样,生活在社会动乱的时代,但他们依然保持着对文学的追求和热爱。
  • 创作时期: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不详,但从内容来看,可能是在诗人与朋友重逢或久别重逢后创作的。
  • 主题思想:诗中主要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对重逢的喜悦以及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1. 文化背景
  • 江南地区:江南地区自古以来就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尤其是钱塘江畔,更是文人墨客向往之地。
  • 古代诗文:在中国古代诗文中,有许多描写友情的诗句,如李白的《赠汪伦》、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都是表达友情的佳作。
  • 文人聚会:文人聚会是一种重要的社交活动,也是他们交流思想和文化的重要方式。
  1. 现代应用
  • 诗词鉴赏:现代人可以通过学习这首古诗,了解古代文人的生活和情感世界。
  • 文化交流:诗词作为一种文化遗产,可以在国际间进行文化交流,增进不同国家和文化之间的理解。
  • 旅游推广:江南地区的许多名胜古迹都可以成为诗词中的意象,如西湖、苏州园林等,通过诗词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
  1. 相关推荐
  • 毛先舒的其他作品:除了《祁奕远至钱塘》外,毛先舒还有其他一些作品,如《题张岱墓》、《游吴门山寺观》等,这些作品同样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 古代文学作品:《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等,都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值得深入阅读和研究。
  • 诗词鉴赏书籍:《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这些都是学习和欣赏古代诗词的经典著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