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先舒
【译文】 炎炎当路客,奕奕朱门开。 雄鸡无三号,冠盖纷沓来。 志士大所营,漂漂穷无依。 结根在累世,安能灼馀辉。 历观古俊民,功成道何微。 子牙尚阴谋,管仲器小哉! 人生履国步,周道自我夷。 猛虎扼其项,何况狐与狸。 此身勤君父,安得慕荑齐。 曲士矜一节,度外宁所希。 宁为白玉碎,不为长伏雌。 【注释】 1. 炎炎:形容炎热。 2. 奕奕:明亮的样子。 3. 无:没有的意思。 4. 冠盖
【注释】: - 剪征衣:指为丈夫裁剪衣服。 - 亲手作:亲手做。 - 君身长短何须度:你的身体长短不需要量度,意思是你身材变化了。 - 肥瘦定然不如昨:你的胖瘦肯定和以前不一样。 - 新衣为君裁:为你新做的衣裳。 - 旧泪为君落:为你而落下的眼泪。 - 铜斗细熨灼:用小小的熨斗来熨烫。 - 莫使衣上沾猩红:不要让衣服上沾上猩红色。 - 君见泪痕不肯著:看到你的衣服上有泪痕,你却不愿意穿。
《祁奕远至钱塘》是明朝诗人毛先舒的作品,诗中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钱塘相聚的情景。下面将这首诗分为四个部分: 1. 诗句释义: - “一水中分越岸沙”:描述钱塘江的宽阔和江水与河岸的交汇,象征着分隔两地的愁绪。 - “春鸿消息路偏赊”:春雁南飞,传递着远方的消息,而诗人却因距离遥远而感到路途漫长。 - “别来何处搴芳杜”:回忆起离别时的情景,诗人在何处采摘芬芳的花朵来表达思念之情。 -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宿韬光望海日时的所见所感,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观,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和人间美景的热爱与向往。 首句“龙宫鹫岭天下奇”,开篇便以“龙宫”和“鹫岭”两个极具神话色彩的地方为背景,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神秘莫测的氛围。这既是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也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反映,他渴望能够像仙人一样自由自在地遨游于天地之间。 “韬光更上升云梯”,诗人进一步将视角转向了更高的层次
诗句:苏台月冷夜乌栖,饮罢吴王醉似泥。 译文:在月光下苏台显得寒冷,夜幕降临时鸟儿栖息在树上,饮酒之后吴王醉得像泥一样。 注释:苏台 - 古代苏州的一座著名园林,此处泛指吴宫。月冷 - 形容夜晚的寒冷和寂静。夜乌 - 夜晚栖息的乌鸦。 酒罢 - 喝完了酒。吴王 - 指的是吴国的国王或者贵客。醉似泥 - 形容醉酒后的状态,像泥一样沉重。 赏析:这首诗是明末清初诗人毛先舒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这首诗的译文如下: 七夕节今夕是什么日子,碧云沧海之边。 月华如梦醒转,秋色到烟寒。 帝女量河水,宫人裂扇纨。 愁心满空碧,只倚玉阑干。 注释及赏析如下: - “今夕是何夕,碧云沧海端。” —— “今晚是什么日子啊?碧云在沧海边上。” 这里的“碧云”可能是指天空的云彩,也可能是用来形容女子的妆容,碧绿色如同云朵一般,美丽而神秘。“沧海”则可能象征着广阔的水域或深沉的情感。 - “月华如梦醒
秋色 秋色满吴岭,登高四望同。 断虹垂木末,残雨过江东。 细草还留碧,寒花也自红。 昔人高卧处,应在白云中。 译文: 秋天的景色充满了整个吴岭,站在高处四望相同。 断了的彩虹垂下到树梢末梢,残留的雨水流过长江东岸。 细长的青草还保持了一片绿色,冷色的花朵也自然地呈现出红色。 过去的人高枕而卧的地方,应该还在云层之中。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景象和感受。首句“秋色满吴岭”
炎炎当路客,奕奕朱门开。 雄鸡无三号,冠盖纷沓来。 志士大所营,漂漂穷无依。 结根在累世,安能灼馀辉。 历观古俊民,功成道何微。 子牙尚阴谋,管仲器小哉! 人生履国步,周道自我夷。 猛虎扼其项,何况狐与狸。 此身勤君父,安得慕荑齐。 曲士矜一节,度外宁所希。 宁为白玉碎,不为长伏雌
龙宫鹫岭天下奇,韬光更上升云梯。 苍穹仿佛欲摩顶,石气蒙蒙拂衣冷。 山僧邀我山中宿,乘兴扶筇踏岩谷。 便因晞发卧峰头,俯听檐铃和风竹。 夜深月没静群籁,隔树明河似萦带。 须臾微红乍起灭,曈昽正出扶桑外。 天浮海潏见俄顷,不觉此身驻西岭。 谁持青镜写燕支,闪烁团圞无定影。 沧波一半吹紫涛,良久不见东方高。 凌风欲去更惆怅,天水茫茫两摇漾。 绀殿红楼黯欲开,下方始听鸡三唱
一水中分越岸沙,春鸿消息路偏赊。 别来何处搴芳杜,相见依然感鬓华。 阮籍垆边堪避世,王尼车上便为家。 对君却掩三年泪,苦竹城头起暮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