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程如织信仍稀,况是天涯卧铁衣。
塞障东西七千里,可怜雁不解横飞。

寄怀叶圣嘉

方观承笔下情感与自然景象交融诗句赏析

  1. 诗意解读
  • 关程如织信仍稀
  • 况是天涯卧铁衣
  • 塞障东西七千里
  • 可怜雁不解横飞
  1. 译文对照
  • 关途纷乱如同交织的网,但书信稀少如稀薄的雾
  • 我身在远方,如同躺在铁床上
  • 边塞的阻隔使得天地之间仿佛有七千里之遥
  • 真是可惜,孤雁无法像平常那样自由飞翔
  1. 注释详解
  • 关程如织:形容路途复杂,如交织的网。
  • 信仍稀:信使稀少,难以得到联系或信息。
  • 天涯:远离家乡的异乡之地。
  • 卧铁衣:比喻身处困境或劳苦。
  • 塞障:边塞的障碍,象征边境的阻隔。
  • 东西:指方向,这里可能表示空间上的遥远或分隔。
  • 七千里:夸张地表达距离之远。
  • 可怜:同情之意。
  • 不解横飞:不能像往常一样自由地飞翔。
  1. 写作背景
  • 方观承生于清朝,祖籍安徽桐城,父亲因《南山集》案株连戍边,方观承历经艰辛徒步省亲。雍正十一年,由监生加中书衔,官至直隶总督兼理河道,以治水著称,工诗及书。卒谥恪敏。这首诗可能是他在仕途不顺、身处异地时所作,通过对自然景色和边塞环境的描绘,表达了他内心的孤独与哀愁。
  1. 赏析讨论
  • 情感表达:方观承通过描绘边塞的艰难环境,将自己的孤独感和对亲人的思念融入其中,展现了一种深沉的情感。
  • 艺术特色:诗歌采用对比手法,将边塞的艰难与自己的处境相对照,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 意象运用:诗中使用了许多自然元素,如“关程”、“铁衣”、 “塞障”,这些意象不仅增加了诗歌的深度,也加深了读者对其心境的理解。
  • 历史背景:考虑到方观承的生平和时代背景,这首诗反映了当时文人面对困境时的心理状态,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
  1. 现代意义
  • 这首诗不仅是对个人境遇的抒发,也是对那个时代文人命运的写照。它提醒我们在面对困境时,要有坚韧不拔的精神,同时保持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 对于现代人而言,这首诗也是一种思考生活态度和价值观的好例证。在忙碌的生活节奏中,我们是否也能像诗人那样,找到内心的平静和坚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