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花绣涩血痕碧,中有英雄古魂魄。白日青天拔鞘看,毛发阴森起离席。
昔时成此百炼钢,撼摇星斗批风霜。蛟螭胆落匿踪迹,鸊鹈膏淬生辉光。
年湮代远连环坏,石上重磨锋尚快。世无薛烛双明瞳,又无郭振诗豪雄。
剑乎剑乎汝不自言可以托生死,安知人不视作钝铁与顽铜。
报恩报仇随人意,何如去化延平龙。神龙首尾不可测,汝独胡为久在尘埃中。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对古剑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英雄人物的怀念之情。
第一句“土花绣涩血痕碧,中有英雄古魂魄。”描绘了古剑上的花纹如同绣工精心绘制,血迹斑斑,但其中依然有英雄的遗骨和灵魂。这里的“英雄”指的是古代的英雄豪杰,他们为国家和民族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最终却英年早逝,成为永恒的传奇。
第二句“白日青天拔鞘看,毛发阴森起离席。”描述了在日光下拔出剑鞘的场景,剑身闪烁着冷冽的光芒,让人心生敬畏。这里的“毛发阴森起离席”形象地描绘了剑刃上锋利的光芒,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感,仿佛能感受到剑的锐气。
第三句“昔时成此百炼钢,撼摇星斗批风霜。”回忆了过去的艰苦岁月,宝剑经过无数次磨砺,才能成为真正的利器。这两句通过对比,强调了宝剑来之不易的价值,以及它在战争中的重要地位。
第四句“蛟螭胆落匿踪迹,鸊鹈膏淬生辉光。”描述了宝剑中的龙鳞和鸟羽等装饰物,它们都曾见证了宝剑的辉煌历史。这里的“蛟螭胆落匿踪迹”形象地描绘了这些装饰物曾经的辉煌,而“鸊鹈膏淬生辉光”则进一步强调了宝剑的珍贵和独特之处。
第五句“年湮代远连环坏,石上重磨锋尚快。”表达了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文物都已经变得破碎不堪,但宝剑却在石上重新磨砺,依然锋利无比。这里的“年湮代远连环坏”形象地描绘了时间的流转,以及文物的衰败过程。而“石上重磨锋尚快”则突出了宝剑的坚韧不拔和顽强精神。
第六句“世无薛烛双明瞳,又无郭振诗豪雄。”指出了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并没有类似薛烛、郭振这样的杰出人才来继承和发扬宝剑的精神。这里的“薛烛”和“郭振”分别指的是唐代的两位诗人,他们以其才华横溢和高洁的品质著称于世。这里的“双明瞳”和“诗豪雄”则分别形容了他们的智慧和才华。
最后一句“剑乎剑乎汝不自言可以托生死,安知人不视作钝铁与顽铜。”表达了作者对于宝剑的深深敬仰之情。他认为宝剑不仅是一件珍贵的武器,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然而,有些人却将宝剑视为无用之物,甚至将其视为钝铁和顽铜。这里的“剑乎剑乎汝不自言可以托生死”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对宝剑的独特见解,认为它不仅是一件武器,更是一种寄托生命和追求信仰的象征。而“安知人不视作钝铁与顽铜”则是对那些不理解宝剑价值的人的一种讽刺和批评。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古剑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英雄人物的怀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宝剑的独特见解和敬仰之情。同时,这首诗也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提醒人们要珍惜历史文化遗产,传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