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满香山,禅门倍觉闲。
莲花疑海上,法雨渺云间。
修竹森丹观,流泉汇碧湾。
上方钟欲静,尘虑一时删。
这首诗是关于游览香山寺的,下面逐句解读:
- 落日满香山
- 这句表达了日落时分,夕阳的余晖洒满香山的景象。”落日”指的是太阳西下,光线减弱;而”满”则表示非常、极其丰富的意思。整个诗句营造了一种宁静、美丽的黄昏时刻。
- 禅门倍觉闲
- 这句话表达了禅宗寺庙(禅门)在此时显得格外清净和安宁,与世俗的繁忙形成对比。”禅门”即指禅宗修行的门径或场所;”倍觉闲”则强调了在这样的地方,心灵得到了特别的放松和宁静。
- 莲花疑海上
- 这句以莲花比作海中的一朵花,可能是在形容莲花盛开时的美丽景象。莲花在佛教中常常象征着纯洁和超然,此处用来比喻香山寺中如莲花般绽放的美丽风景。
- 法雨渺云间
- 描述的是佛法的恩泽如细雨轻轻飘洒,仿佛云层之间弥漫着。这里”法雨”指的是佛法的教导如同雨水一样普降大地;”渺”则形容这种恩泽虽然存在,却不易察觉。
- 修竹森丹观
- 描绘的是竹林茂密的景象,给人一种幽深、宁静的感觉。”修竹”指的是长而有节的竹子,通常用来象征高洁或清雅;”森”在这里是形容竹林茂密的样子。“丹观”可能是指红色的观星台,也可能是指红色的建筑物,但在此更可能是指观星台。
- 流泉汇碧湾
- 这句描绘的是清澈的泉水汇聚成美丽的海湾。”流泉”指的是流动的泉水,”汇碧湾”则描绘出泉水汇聚而成的碧绿海湾,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
- 上方钟欲静
- 最后一句描述了香山寺上方的钟声似乎想要平息周围的喧嚣。”上方”指的是香山寺的高处或顶端;”钟”指的是寺庙里的大钟,通常用于报时或祈福;而”欲静”则是说钟声似乎有着使一切归于平静的力量。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香山寺的自然美景和人文氛围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禅宗修行生活的喜爱和向往。通过具体的景象和情感,表达了一种远离尘嚣、追求内心平静的生活理想。同时,诗中也蕴含了深厚的佛教文化元素,体现了诗人对佛法的敬仰以及对自然美的感受力。整体上,这是一首充满诗意和哲思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