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甸蓄馀春,花明楝子辰。
麦瓜慈母禄,盐豆稚儿珍。
蚕箔收邻户,牛车动隔津。
腰镰期利用,先试伐荆榛。
【注释】
初夏即景:初夏时节的景色
禹甸:指中国,古代称九州之一。
蓄馀春:积累春天的余热。
楝子辰:楝树开花的季节。
麦瓜慈母禄,盐豆稚儿珍:形容农民辛苦劳作后得到的收获,是他们养育子女的财富。
蚕箔收邻户,牛车动隔津:描述农村生活的场景。
腰镰期利用:用镰刀去割稻谷。
先试伐荆榛:首先尝试砍伐荆条和杂草。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初夏时节乡村生活的诗。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乡村夏日的宁静与繁忙。
“禹甸蓄馀春,花明楝子辰。”首句写夏天的天气和季节,禹甸指的是中国的九州之一,这里的春天象征着新生和希望。花明是指花儿盛开,而楝子辰则是指楝树开花的时间。这句诗通过描述夏天的天气和季节,表达了对春天的怀念和期待。
“麦瓜慈母禄,盐豆稚儿珍。”第二句则转向描述农民的生活。麦瓜指的是农作物的收获,盐豆则是农民在丰收后所种植的作物。这里的“慈母”和“稚儿”分别代指母亲和孩子,强调了农民辛勤劳作后的收获对于家庭的重要性。这句诗赞美了农民辛勤劳动的成果和他们的辛劳。
“蚕箔收邻户,牛车动隔津。”第三句描述了农村生活中的一个细节。蚕箔是养蚕用的竹席,邻户指的是周围的邻居或同村的人。牛车则是指运输工具。这里描述了农民如何将蚕箔收进家中,以及牛车是如何被用来运输农产品的。这句诗展示了农村生活中勤劳和互助的氛围。
“腰镰期利用,先试伐荆榛。”第四句则转向描述农民的劳动过程。腰镰是农民用来收割庄稼的工具,利用则是指合理地使用这些工具。这句话表达了农民们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来满足生活需要。最后一句“先试伐荆榛”则意味着农民们在开始新的农活之前会先行尝试砍伐荆条和杂草。这句诗赞美了农民们的勤劳和智慧。
整首诗通过描绘夏天的乡村生活,展现了农民辛勤劳作、互助合作的精神风貌。同时,诗人也通过对农村日常生活的描写,表达了对农民辛勤付出的敬意和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