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边饮马莫辞遐,将采燕山二月花。
日在阵前谁见敌,蓟门关外尽风沙。
【注释】饮马:指在边塞驻军,让马饮水。遐:远。燕山:今属河北、辽宁两省的山脉。采:采摘。蓟门关外:指北方边境地区。
【赏析】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昌龄被贬为江宁司马时所作。此诗写边地将士出征前的情景,表现了他们的豪情壮志和不畏艰险的精神。首句“城边饮马莫辞遐”,点明时间、地点及环境。“饮马”二字,既交代了地点,又暗示了人物的活动内容。“莫辞”二字,表明主人公毫无留恋之情,表现出他英勇无畏、舍生忘死的精神状态。“将采燕山二月花”,二句写即将出征,要采集燕山上二月盛开的鲜花,以作战袍之饰。“将”字,表明了行动的目的。而“采燕山二月花”一句,则把景物写得生动具体,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形,从而产生浓厚的兴趣。
三、四两句是全诗的关键所在,“日在阵前谁见敌”,“日”与“敌”对举,既写出了战争的激烈残酷,又表明战士视死如归,毫不畏惧。“蓟门关外尽风沙”,这句既是实写,又是虚写。“关外”一词,暗含着战士们随时准备奔赴战场的意思。“尽风沙”三字,既表明了边地环境的恶劣,又表达了战士们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决心。
这首诗从结构上看,首尾照应,起承转合,脉络分明;从内容上看,描写了出征前夕的紧张气氛,歌颂了将士们不惧艰险、英勇杀敌的爱国精神,表达了作者对将士们的深切同情和赞美。诗中语言刚健有力,意境雄浑苍茫,气势磅礴,风格雄放。